530小说>军事历史>平淡为官>294.工业时代的开始
一般。

面对这样速度的工业化,徐清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个世界仿佛超出了他的控制一般,他只能随着不断涌入的资金起舞,至于其他的大宋君臣就更别提了,面对国家如此翻天覆地的发展,许多人甚至生出了改天换地的感觉来,而此时也有许多人开始对这些铁路、钢铁厂开始诋毁起来,甚至在报纸上公开说这些东西将会毁灭大宋帝国之类的话,也是屡见不鲜。

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往往会让人们产生畏惧和警惕,这几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所以对此徐清也没有多去解释,只是让自己所控制的报纸去将火车的好处和钢铁业的必要之处讲清楚而已,至于那些谣言和偏见,徐清并不在意,因为他很清楚,人类之所以排斥新生事物,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从新生事物中得到过好处而已,只要铁路给他们带来了切实的便利,那么反对声浪自然会慢慢减弱,人类的惰性,也是人类的人性一部分,两者此起彼伏,这才构成了完整的人性。

不过对于那些请求修建铁轨的人,徐清还是暂时拒绝了他们的提议,此时此刻,以战争胜利为目标的建设方针才是徐清需要去注意的,其他的铁路是有修建的必要,可不是在现在,整个国家的钱就这么点,还需要存下一些来为国家做一些保障,若是全部挥霍出去大搞基础建设,整个国家真的会被搞垮也说不定,所以徐清便也只是把这些铁路修建计划延后,让他们先跟三司规划署的人谈条件,自己则是专心致志的监督汴真线的修建计划。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条真正的火车线路,徐清自然是非常重视,毕竟这玩意儿十分有可能在百年之后还依旧存在,到时候或许自己的头像会被放在铁路旁边供人瞻仰也说不定,徐清可不想把这条铁路修成一个豆腐渣工程,然后让后世的人来骂自己是个坏人,对于自己的名誉,徐清还是十分在乎的,这或许跟他的年纪有关,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于身后之事的重视也慢慢增强了起来,这种无意识的思维也让徐清越来越小心谨慎。

这种性格在修建铁轨时便充分淋漓的显示了出来,比如说站点的设立,徐清为了照顾各地方官的心态,往往会将沿线所有的县城全部中,这一下子自的总里长不断扩大,不过徐清却只能那么做,为的就是不得罪地方阶层,还有在钢材选用上,徐清规定必须要用自己冶炼厂所产出来的新钢,不能使用其他地方所产的刚才,为的就是要保证铁轨的质量,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得出来,徐清真的是非常重视这条铁轨了。

除此之外,徐清还要求施工人员的负责人必须每天跟自己报备铁路的规划图设计进度以及当地的招工情况,还有冶炼厂新锅炉的搭建情况,徐清每天一问的态度也让整个参与人员都感觉到了十分的紧张,工程进度也十分的快,就在韩琦攻克下上都的那一天,设计图纸总算设计完毕,一条纵观汴真地区的铁路,便在工程师们的设计下,真正诞生了。

不过这件事除了徐清很在意之外,真正在意的人只是极少数而已,毕竟韩琦凯旋归来,辽国大王逃遁于山海关之外的消息要振奋的多,这代表着宋朝百余年的国耻总算得到洗刷,这样的荣誉,又哪里是小小的一条铁路能够比拟的呢,而韩琦在回朝之后,也是受尽了荣宠,从原本的枢密院副使一跃成为了太子少傅,位列正二品,并且赵祯还在凯旋归来之日,亲自册封韩琦为燕国公,以此来彰显韩琦的功劳。

不过也正如所有人的预料,韩琦得到了崇高的地位,可自此便失去了掌兵的权利,不得不说这十分令人扼腕,可韩琦的命终究是好的,他生在一个明君的时代,功高盖主并没有让他死无葬身之地,而是封妻荫子,这样看来,韩琦无疑是幸运的,众人也很是开心的为韩琦庆祝着,韩琦本人对此也没有什么伤感。

夺回燕云这样的头衔,这已经比任何权利都要来得大了,对于韩琦来说,也已经够满足的了,再说他也不是从此退出政坛了,只是退出了军队了而已,太子少傅一职,依旧让他可以在朝廷上保持十分崇高的地位,这对于他来说,实在是非常尊崇了。

而像裴德衍这样的人,自然也获得了十分丰厚的奖赏,封侯的封侯,升官的升官,整个大宋都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很是欢乐,只不过这欢乐只是对于老百姓们而言,而对于整个朝廷来说,看着那一大笔的荣军费和安置费,每个人的脸上恨不得能挤出山脉来。

尤其是徐清和范仲淹,他们两个人是最伤心的,当然两个人伤心的点并不一样,徐清伤心的是财政支出的报表,而范仲淹伤心的则是燕云十六州的残破,经过这长达一年的战争,整个燕云之地由原本的四百三十万人口直线下滑到两百万不到,许多县城甚至被夷为平地,其中还有接近二十万人成为了残疾,粮食的缺口大概在两万吨以上,诸多地区痢疾、瘟疫蔓延,这样的惨状,让范仲淹这位副宰相实在是有些想要破口大骂的冲动。

废了上亿国帑,死了六十多万的人,最后得到的便是那么一个百废不兴的燕云,这实在是让范仲淹很是沮丧,而其中还有大量的人在战胜了辽国之后,便开始对当地的宋朝驻军不满起来,一些小动作更是此起彼伏,南北汉人长久的分离,这无疑让两边的人都有些离心离德,之所以会聚合在一起,只不过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罢了


状态提示:294.工业时代的开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