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雄晋>第二十一章 白团卫村! 2

当晚,突然天黑如墨,东北风大起,风势之大,摧屋折树,白团卫村中瓦片被从屋顶上剥起,高高地抛上天空,然后像下雨一般打到契丹军阵之中,措不及防的契丹骑兵有数百人被打得头崩额裂,鲜血迸流,经过澶州雷击的耶律德光惊惶不定,不知天意如何,只得躲进一架奚人进贡的大车之中,凭借结实的木架车顶来抵挡从村中刮起的碎片,若说老天佑晋,虽然天色如墨,却始终不下雨。只要不下雨,大风倒不打紧,耶律德心下稍定,勒令四万铁鹞军四面紧逼,不给晋军留下冲击的空间,第二层是四万幽州军,第三层则是各部详稳的数万轻骑,主要负责间道断绝晋军粮道,阻击可能出现的援军。在层包围圈,将一个小小的白团卫村围得水泄不通,晋军已是笼中鸟瓮中鳖,只待粮尽便会束手待擒。

杜威在大帐中被突如其来的大风吓得脸青唇白,当帐前不远处一株数人合抱的大树被连根拨起发出喀喇喇的怪响时,更吓得一屁股从案旁帅椅中滚下来,嚎哭不已,此时此刻,命在旦夕,李守贞心乱如麻,再也没有心思拍他的马屁,但一个大男人嚎哭毕竟难听,也很难看,只得信步走出了大帐。

由于白团卫村之前住户仅千余人,晋军五万余人一下子挤了进来,登时人满为患,十余口水井不过半天就被五万大军喝光了,无奈之下,晋军只得寻来工具,忍饥挨饿,在地上开始掘井,不料这白团卫村土质甚至是松软,大风天气之下,极不稳定,挖了十口井,刚刚出水,竟然就倒塌了八口,将井下作业的数十名晋军活活埋下,众军极为惊惧,都去挖开了的两口井旁取水,人多重压之下,另两口井也告倒塌,焦渴已极的军士也不顾肮脏,将布帛在湿泥中浸润,然后拧出浑浊的泥水解渴,就这样的泥水,竟然还有数万大军在争抢,各部已经开始斗殴,一些军士力气稍弱,被推离水井,大为不忿,眼见就要拨刀子了!

二百余名军官冲出,拳打脚踢,将正要火并的军士们拉开,聚拢了一批军士,喝令所有人不得拥挤,排队取水,数十名镇州军士仗着是杜威部下,公然插队抢水,一名青年军官大怒,持了马刀率了几名部下,冲上前去,结成一个小小战阵,白刃相加,不过须臾就将二十余名镇州军士砍倒在血泊中,狠厉无前的气势登时吓倒了全部军士,全军遂在军官们的指挥下,逐个排队取水,为防有人取水太多,军官们规定每人只能拿一块布帛汲水。

李守贞看得分明,那些年青军官个个气宇轩昂,目光清澈,正是武备学校学生,那带头杀人的,正是近日里出尽风头的药元福手下骑兵指挥李处耘。在这死生悠关的时刻,多少沙场宿将乱了阵脚,束手无策,他们却还在维护濒临崩溃的军纪,虽然守着水井,但他们却并没有率先取水,只是静静地守着,让别的军士先取水。李守贞心下暗叹,这些年轻人坚忍如此,假以时日,必有非凡成就,只可惜被杜威这头猪带进了绝路,明珠美玉,势必要与瓦砾沙石一齐化为齑粉了。

当晚,晋军粮运使越阵投敌,尽将晋军虚实告与契丹大汗耶律德光,耶律德光欣喜若狂,重重赏了那粮运使,令众军连夜励兵抹马,准备天亮后一战成功,并令数十名大嗓门军士发喊劝降。晋军得知契丹已尽知已方底细,登时军心大乱,当晚就有近两千人越出白团卫村投降,杜威与李守贞急了,听从了张彦泽的劝告,全军实行连坐,兵逃杀官,一人投降,全队十人全部斩首,勉强稳住了军心。

到得天亮,虽然风刮得更厉害了,村中飞砂走石,有些瘦小的晋军士兵在风中行走,几乎都被起,天气阴沉沉的,却还是没有下雨。耶律德光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能再犹豫了,召集众将于奚车周围,道:“全部仍有战力的晋军,就在这白团卫村中了,我军今天必当破敌,将他们全部擒获,然后向南直取大梁,与各位同享南朝花花江山!“

众将都是红光满面,目光如矩,群情激奋不已。耶律安博奏道:“赵延寿部下幽州军正在伐木制作器具,一天一夜色应该不够完工,咱们要不要等一等?如果马上就要进攻晋军,要不要让幽州军先行攻击?”

北院大王耶律吼道:“贤侄差矣,咱们现下处在上风,晋军处在下风,砂石迷眼,不利作战,

最要紧的是兵贵神速,马上进攻,等那些样子货磨磨蹭蹭地开过来,咱们都把晋军全都活捉了!”

众将相互打个眼色,都是哄然附和耶律吼,南院大王耶律洼朝耶律安博不住地递眼风,意思是不要拂了北院大王的意兴。耶律安博当然知道这些人打的是什么主意,晋军疲惫饥渴,没有粮草,虚弱之极,箭矢将尽,全军覆没在即,当先杀入村中的人不但要升官受赏,还可独享晋军一路掳掠的财物,这等好事,为何要让那一向非我族类,低人一等的幽州军前来分享?这白团卫村前,契丹骑兵可是负出了惨重代价的,自已用血肉性命换来的战果,当然不愿别人来掺和,尤其是这个一等一的大功!

耶律安博还待再言,却见耶律德光看着众将奋勇请战,士气如虹,正自笑得有牙没眼,不住点头,想起南北院大王对自已的和耶律阮的照拂,登时就没了再谏的勇气,只得生生忍住了。

耶律德光哈哈笑道:“当机就要立断,比起南朝的花花江山,死些个人不算甚么,这个大好机会


状态提示:第二十一章 白团卫村! 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