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大宋终结者>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至大

李煜命手下人去搜寻过来,言明只准往贵了花钱,不许还价更不能来硬的。

这地方将来就是占领区,眼下先讨好下当地原住民,顺便给自己刷点声望,弄得不好,自己很有可能就被李璟留在此处担任牧民官的。

木棉到手后就好办多了,硫酸硝酸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将木棉浸入,大概一盏茶的功夫后将其捞出。

用清水冲洗干净,在太阳下晒干即可。

单论爆炸的威力,火棉不输**。

最妙的在于,其制作过程全程安全,除了最后的暴晒时要严防火种外,其它时候尽管点火把照明

由于制作简单,且九月是秋高气爽的好日子,往往晒个半天就能干。

为了保证自己的小命安全,李煜又将当日在澄心堂中搞消防安全的那套东西拿出来。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索性规定从他开始,在这个小营地的范围内,一律不准动火。

吃冷馒头,喝凉开水。

所有人进入营地,身上的火镰,火石都得交出来,看上去就和准备登机似的。

当有三百斤成品火棉时,他去找的边镐摊牌。

当时边镐还将信将疑,李煜不得已,连夜让人取了些样品,带溜到大营之外,当场试验给他看,别看指甲盖那么小一坨,炸起来却是惊天动地。

当得知有三百斤这玩意时,节帅当场连连口宣佛号。

不知道是感谢佛祖庇佑,还是提前超度马楚死鬼。

这就有了大将军虔诚茹素,请求神佛保佑,最后白日惊雷,轰塌城墙之事。

李煜见边镐装模作样的吃素,也是摇头叹息这位节帅也是个天生戏精。

有了炸药自然就要放到该放的地方。

这倒也简单,边镐之前就让士兵挖了不少地道,结果挖到城下才发现,城墙地基完全是巨大的青石,要凿开起码十天半个月,而凿石头发出的叮当声,肯定会被城里到处布置的听瓮侦听到

所以地道挖了几条但卵用没有,李煜倒是瞌睡掉下枕头,第二天让人将火棉全部运来。

又学习太平天国故智,从镇上买来一个特大加厚的棺材,结结实实的填满火棉,盖上盖子后没敢敲钉子,生怕万一爆个火星出来,整个营盘就被毁了。

后来是找了无数的麻绳来,把棺材捆得和木乃伊似的。

再着人拉到地道的尽头贴着城墙根儿放着。

为了保证爆炸的威力能全部发挥出来,他对地道还做了些改进。

原本一条直道,他在直道上又挖了一条横向的通道,作为安放人员退出的通道,这样看起来就形成一个钉子路口。

随即将原来的入口完全堵塞,这样爆炸是产生的气体无法直接冲出隧道,只能冲着城墙去了。

棺材上事先钻了两个孔,是用来连接导火索的。

导火索倒也简单,做法和火棉类似,细麻布在硝石溶液里浸泡后,晒干便可。

为了防止导火索受潮影响起爆,他还命人买来不少竹竿打通关节,将导火线穿过竹筒连接到棺材上。

这些事情做得守卫严密,一板一眼,边镐看的楞了半天心说这位大王莫非真是天生异相,有生而知之之能?

李煜当然不知道边镐的心思,但也自己在哀叹,“这穿越到古代就是麻烦,连硫酸都得自己做,如果去的是当代的其他位面,那么买点硝铵化肥炒一炒,简单快捷安全,电雷管一弄”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于是便有了那在铺天盖地“大唐至大”的欢呼声中那轰隆一声。

“臣边镐谨奏三军用命,长沙已陷,然此战镐不敢居功,得克坚城,实乃天佑吾皇,是日阵前士卒士气高涨,连呼大唐至大,敌为之气夺。欲鸣炮夺城,却见朗朗乾坤之下,天雷落降,长沙城墙垮塌二十余丈,见天命如此,军心大振,不消半日全城尽占,敌囚自马希丁以下,多为雷劈,死无全尸,此十数万大军亲见,臣不敢不如实具奏。”

李煜将这封奏折看完,笑道:“节帅费心了,此奏一上,加上其他人的奏折,我那父皇便是开心的不知所以了”

边镐不参与这儿子嘲讽老子的事情。

李煜说了两句见没人捧哏,也就悻悻然转变话题。

经过这么一场,两人说话的态度都变得恭敬了不少。

同时,那一棺材火棉也让他松了口气。

边镐信佛,所以平时难免有些神神叨叨,但在某些时候却又非常清醒,毕竟他是个人对孔夫子那套敬鬼神而远之的信条奉为圭臬。

也不知道他平时倒是是怎么协调自己的内心,在漫天神佛和子不语怪力乱神两个极端中取的平衡。

当初李煜说自己有仙术或者妖法能帮助破城时,他心中是有抵触的,儒家信徒向来讲究堂堂正正,对于种种奇技淫巧不屑一顾,甚至认为是奸佞一路。

当时也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

直到后来才知道,根本就不是妖法,而是某种他所不知道的炼丹术的结晶产物。

顿时心中愉快不少,炼丹嘛,这这个时代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加高级技工了。

“边某倒是有一事不明,还请大王解惑”

“节帅但讲无妨,仆知无不言。”

“既然大王有如此威力的丹法,为何不献出,须知此物若是在军中推而广之的话,我大唐开疆拓土,可就势如破竹了”

“呃,节帅倘若你有此物会往上献么?”

“那是自然”边镐随口答道

“真的,节帅不再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至大--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