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明朝小官员>第414章 战争的目的

既然君臣一心,所以皇帝流露出讨伐鞑靼的想法之后,徐琼首先迎合了天子,他说出了一大套高大上的理论证明大明讨伐鞑靼是顺乎时代潮流和天下人心,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决定。

虽然对于天子亲戚这般厚脸皮有些不以为然,但这一次讨伐鞑靼是众心所愿,所以大家也只得捏着鼻子称赞天子的决策。

弘治皇帝十分开心,但是他听来听去,就是没有听到张超的意见,皇帝不由得有些着急,作为朝中公认的知兵文臣,又率领大军击败过日本的大臣,张超的意见十分重要,难不成他觉得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就在弘治皇帝忐忑不安之际,殿内也慢慢安静下来,重臣的目光都聚集在张超身上。

虽然张超才三十多岁,但他已经是公认的国家重臣,对于大明的军事和财政拥有很大的话语权,这件事张超不表态,大家也不会安心,这是这两年张超不断胜利带来的影响力。

虽然御史不断弹劾张超这个错误那个问题,但是在座的大臣都知道张超对日大胜的来之不易。要知道太祖那会刚刚开国,猛将如云,武力那么强大也对倭寇无可奈何,只得禁海躲避倭寇。

而这一次一年多的中日战争,朝廷却彻底击败了日本。更夸张的是,这场战争,朝廷并没有出一分钱,张超以佐渡岛金矿产出为抵押,从以济世钱庄为首的多家钱庄那里贷款二百万两银子,以充作战争的军费。

然后这些银子立刻就投入到船只军械的生产,人员的招聘之中,等战争打完了,张超以巨额缴获归还了钱庄的欠款和利息,这场仗打下来,可以说大明全民获益。

朝廷不费分文获得了一座源源不断产出的金矿,又彻底击败了日本,可以说面子里子都赚到了。

而以济世钱庄为首的多家钱庄前后贷款了几百万两白银,战后本息归还后,这些钱庄也是受益颇丰,要知道这仅仅是对公家的贷款。钱庄更大的收益在于开发了对于出海个人的风险贷款。

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之后,勋贵士绅,荡倭营将士,海商采金人疯狂的跑到日本,战败的日本只得把千年积蓄拿出来,以满足大明的。

勋贵不断套购黄金,海商倾销货物,采金人则跑到日本的本岛金矿去折腾,当然内地的金矿谁也不敢去,但是沿海的几个大金矿则只能任凭大明折腾。

甚至有些弱小的采金人没办法进入日本,转向了其他岛国是碰碰运气。在张超暗地扶持下,这些人抱团组成了一个个开拓团,瞄准了东南亚的众多岛屿。他们从钱庄借款招募日本武士,从海贸商人那里购买船只军械,被引导着冲向吕宋等海外岛屿。

对于张超弄出来的面向个人的风险贷款,小心谨慎的华秀才很有话说。但是被张超劝回去了,这些人跑到海外,是可能赖钱不还。但是十个人中有一二个能够出头还上钱,张超就会大赚特赚。

而且这些贷款并不是没有条件的,都是指定用途,必须购买张超下属工场的船只铁器,说白了就是倒了一个手又回到张超手中,既可以开发一个巨大的市场,又可以获得大量的收益,何乐而不为。

这种神乎其神的操作模式让张超在战后获得了空前的声望,逼迫朝廷不得不打压于他。

幸亏张超书读的不错,所以十分老实,规规矩矩的闭门谢过,绝不见客,时间久了,朝廷也就放下了心,也有些不好意思,所以张超就获得了教育太子和参政议政的机会。

张超思考结束后,慢慢抬起抬头,见殿中鸦雀无声,有些奇怪。首辅刘健笑着问道,“张宫保,想好了吗?”

张超点点头,先是出班请罪,然后开始了长篇大论。

“陛下,各位部堂学士,臣以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我朝要讨伐北元,臣十分赞同,如何打怎么打是前线将士的问题,但是打到什么程度需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则是朝廷的问题,朝廷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

听张超这么一说,弘治得知张超张超支持,也是心花怒放,但是张超的这一席话却让皇帝有些迷惑。打战当然有目标,要不然打什么劲,这谁都知道,张超这是什么意思。


状态提示:第414章 战争的目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