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原本在另一个时空中的全球防卫军太空军中,本就有原型,他只需要照搬过来再进行一定的修改,自然新设计图出来的很快,但是他的记忆力不可能全部用来记忆星舰的设计图,他要负责的工作也不只有两、三个,可以说gdi目前好几个重要的研究项目都是他在负责的,这个时候他根本分不开身再来管一堆新项目了。

不过好在gdi除了他,还有其他技术人员存在,技术部也不是只有凯恩一个人在,虽然在能力上,那些由克隆人工兵基础上研习而来的技术人员远远当不到凯恩,在技术创新方面甚至还不如一些自然人,但是他们人数较多,各研究组之间也不会有什么隔阂,再加上他们要做的也只是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一些技术调整,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所以已有星舰设计的部分改进,变动不是很大的新型星舰设计,也是由他们在负责——尽管进度不怎么令人开心就是了。

正因为有着这种种因素上的限制,就算托温,这位经过不少太空作战,经验相当丰富的克隆人军官,也只能凭着手上这点东西来进行战术调整,使得每一艘星舰都能用到合适的位置,光是这一工作,就耗去了他不少的精力、时间,使得近些时日,在地球轨道上的每一场太空战,他没有工夫理会,全部交给他的副手,塔盖特上校来负责了。

除了舰只数量上的不足,真正制约着gdi太空舰队战斗力的,就是人员问题了。

尽管gdi在多地开设了太空舰队人员培训学院来培养船员,但就算是时间最短的紧急短期培训,也不是几周就能完成所有课程,早期进入gdi太空舰队的各国派遣船员,大多本就经过各国太空部门培训,不是现役航天员就是后备航天员,有些人即使不是航天员,也是各国空军中精英人员,身体素质以及学识都是极高的,所以才能经过数周的短期培训就进入太空。

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在已有的这些精英被gdi全部召集后,新征召的那些新学员并不能像这些第一批船员那么快完成所有学习,这就使得太空舰队在人员方面一直都有着极大的缺口。

就像是希格拉级驱逐舰,核定载员一百人,但除了早期星舰数量还不多的时候能保证每艘驱逐舰上人员满额外,等到船多后,希格拉级驱逐舰上载员基本上就只有标准人数的一半,再加上后来几战出现的大量战损,地面补充给太空舰队的人员一直不足,导致很多星舰就那么躺在船台上而没有人来操作它们。

照托温的说法,如果人员充足,那么gdi舰队的规模就能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增加三分之一,立刻达到六百艘星舰的规模——尽管这其中绝大多数都只是希格拉级驱逐舰这种靠数量成事的炮灰舰——像轨道防御舰队这种编制,也不再只是临时编制,而会是gdi舰队中的一种常规编制,甚至gdi太空舰队可以立刻编出一、二、三、四、五这种序列舰队出来,而不再需要因为任务不同来定位舰队编制了。


状态提示:1166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