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

“行了,你们就说悄悄话去吧!”玉忘苏看着楚欢颜进了屋,她则带着月牙到后院去赏花了。这宅子风景极好,尤其是后面的花园。

这个时节,桂花菊花都开得很好,金灿灿的耀眼,桂花的香气弥漫,也很是醉人。

池子里也有荷花盛开着,这个季节也结了不少的莲蓬。

“姐姐,我们什么时候回村里去啊?我都想小红了。”一边把玩着一片荷叶,月牙一边问着。

“怎么还想着回村里去啊!这里不好吗?”玉忘苏揉揉月牙的头。

其实城里有城里的好,长西村也有长西村的好。月牙到底是在村里野惯了,还是觉得在村里好玩吧!上山下河的,一众孩子玩的不亦乐乎。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的确是有个很不错的童年。

虽然过的并不富裕,可却也很快乐。

“这里也好的,可我都好些日子没回去过了。”月牙嘟着嘴。

“我们怕是要到了年底才会回去了呢!”

月牙掰着手指头算着,要大年底还有几个月,“那还要很久啊!”

“现在我们都搬到这里来住了,自然不能总是回去了。”

两人赏赏花,还说了好些话,月牙总算是不再纠结着要回长西村去了。玉忘苏掰着个莲蓬,把里面的莲子剥出来,去了连心,塞给月牙吃。

新鲜的莲子味道很清甜,嚼起来有中很清新的味道。

她自己也吃了几颗,清清淡淡的,反倒是很有胃口。

其实今日和月牙聊起来,她也才算是真切的感觉到,她和博闻还有月牙对长西村的感情是不同的。长西村对她而言,不过是暂居之地。

那里不是她的故乡,更不是她生长的地方,所以谈不上深厚的感情。真正让她有感情的,不是长西村那个地方,而是那里的人。

她珍视博闻和月牙,所以只要有他们在身边,哪里都可以是家。

可是在博闻和月牙看来,长西村是他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一草一木都镌刻着他们成长的痕迹。那在他们心里,是永远的故乡。

即便以后富贵出息,即便会越发的远离长西村,那个故乡的地位,永远不会动摇。

安土重迁,也不仅仅是因为搬家三年穷,其实更为割舍不下的,还是感情。

陌生的地方,没有熟悉的面孔,也没有了那些成长的痕迹。

想着便有些怅然。就像是她,来到了这个世界,她知晓自己无论如何都见不到那些熟悉的一切了。所以总是告诉自己,要把那一切都放心,不要再去牵挂了。

可偶尔午夜梦回,她也还是会怀念那里的一切。

她成长的地方,她熟悉的城市……

想的多了,也只能慨然长叹。

玉忘苏带着月牙回到前院,徐邈和楚欢颜坐在树下乘凉。见了玉忘苏,楚欢颜便连忙喊她过去坐,说有事要说。

“要说什么?莫非是今夜要在这里赏月?”玉忘苏笑了笑,把采摘来的几个莲蓬放到了石桌上。

“想些什么呢?我都还没出嫁呢!哪里会说这个。”楚欢颜脸上一红。不过这个她却是没想过的,徐邈能在这样的日子来看她,她很高兴。

可是中秋赏月这样的事,她还是很想陪着爹娘。这怕是她在成亲前,最后一次陪爹娘过中秋了。

以后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家,就算是想要多陪陪爹娘,那也是不可能的了。不是不愿意,而是娘和她说过,有了自己的一个家,便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这个家上了。

伺候公婆,相夫教子,自己当家做主的时候,要操心的事情多着呢!

虽然没有公婆可伺候,也不远嫁,可到底是不同的了。

“那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是我和欢颜商议,想着在县城里买处宅子。”徐邈笑着说道。“欢颜也在县城里住惯了,若是去了村子里,她怕是不习惯。”

徐邈的想法,玉忘苏倒也赞同。欢颜在县城里长大,使奴唤比婢的,日子一向过的优渥。要真是去了村子里,短时间内还罢了,时间长了,肯定是会不习惯的。

长西村里都是普通的庄户人家,欢颜若还用着奴婢,便总有些格格不入。

到底从来不是生活在一个圈子里的,那样的环境也很难融入进去。

住在县城里,若是徐邈愿意,还可以开个医馆,也有事情做,并且也能养家糊口。

“这个事,自然是看你们自己的意思。我也不能替你们决定,不过这个想法倒也不差。”玉忘苏笑起来。“住的近些,我们也能常常来往。”

水生自然也觉得好,徐邈和楚欢颜就没这个事决定了下来,准备尽快去问问。若有合适的宅子便买下来。

即便真没合适的,若有地方倒也不错,可以按着自己的喜好来盖房子。

商议定了这个事,楚欢颜也就离开了。徐邈则出门去找了一趟牙侩。

玉忘苏则处理着买回来的食材,今日是中秋,自然也要吃的丰盛些。还买了鸡和鱼,月牙便围着看水生杀鸡宰鱼的。

等做好了饭菜,天也渐渐黑下来了。

玉忘苏便招呼着大家吃饭。

“倒是来麻烦你们了。”徐邈有些不好意思。

“先生怎么这样说话啊?”博闻急忙说道。先生在村子里住了几年,帮了家里很多。平常给人看病也不收钱,教他们识字也没要过钱。

“我们都从没和你客气过,你反倒是和我们客气起来了。”玉忘苏嗔了徐邈一眼,“水生了还在你那


状态提示:第810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