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青春校园>今天的我依旧没有退役>70.德国-VS本·诺依曼
不知道,当乒乓球拍碰触乒乓球时,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掌握好落点、保证拉球成功、并且能把接下来难度依次增加的拉球回拉成功。

这三句话说的简单,但如果面对本这样的对手,还能成功率较高的做到这三点,那么,那个球员,少说也应该是世界排名十名左右的人了。

而如果要在左右调动的基础上,再加上时不时的前冲拉弧圈的爆冲调动呢?

有人试过,但那无疑于是自杀。

左右极端落点的调动这一本身,就是一种有着风险性的举动了,而在左右横线的基础上,再给你加个前后纵线?而你的对手是让你拉球拉的越来越难受的本?

怕不是还没活够,不等本冷不丁的给你来上一下,自己就想不开的想要提前自杀了。

很可惜的是,这一点同样也适用于现在的苏舟。

请叫他在短期内尝试花式自杀的粥粥。

不管是身体灵魂不协调的原因还是什么,苏舟的想法很好,但现实情况有点不支持,他的回球的成功率非常之低,动不动的就出台落网。

粥粥内心鼓起脸。

他一边尝试着摸到那丝感觉,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动作,一边也是在内心很心塞了。

两人的第一局就耗费了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没有人去记录他们究竟打了多少个回合,贝克尔教练一向不是一个喜欢记录死板的数据的人,他认为那是愚钝的人才会用的方法,而他会很好的把一切的数据化为场景,直接的印在他的脑子里,而他稍后会再把这些场景再从他的头脑中导出,直接得出最最根本和重要的结论与应对方式。

没有人确切的数着,苏舟究竟打出了多少个高质量的拉球,但是场边三人的脑子里,还是有个大概数字的。

小可爱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二十板……”他咬着唇低声说,“每一个球,苏舟大约都能和本对上二十板。”甚至有一球,两人对打了快要四十板。

嗯,对削球手来说,四十板也不少,但也真的不算多。

场内,第一局已经结束了,可以说,苏舟输的很惨。

11:4。

得到11的是本。

这样的比分……

在正式踏入了国际赛场后,苏舟总感觉,这样的比分好像压根就从来都没存在过哦…?

擦着汗,粥粥沉思了一下,回忆了两秒,好像真的没存在过。

苏舟:“…………”嗯,就当又失去了一个人生的第一次了,继续下一局吧,总感觉粥粥好像又找到一点诀窍了,就是胳膊有点酸,就像已经打了四局比赛一样,而现在其实不过只打了一场。

苏舟抓紧时间,给自己的右臂来了一发短暂的按摩。

另一头,擦着汗的本,他的脸色也并没有非常的轻松。

很累。

这是本对这一局比赛唯一的感受。

虽然只从比分上来看的话,11:4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一局的激烈程度绝对不是这个比分所展示出来的那样!甚至在很多世界级别的八强赛中,本都从来没有感觉打上一局是这么累过!

本的余光看向了苏舟,中国男孩正在揉着他的右臂和肩膀。

很不合时宜的,本突然感到了一丝难以形容的不愉快,这丝不愉快是针对他自己的,建立在苏舟给他的惊诧之上。

——他在欺负小孩子。

这个中国男孩是个还没有发育完全的16岁的未成年,他的手臂肌肉还没有锻炼的非常出色,和削球手相持对打、连续拉上这么多板的经验估计也是完全没有……如果他的臂力足够好,哪怕他的技术就是现在这样,没有任何的提升,第一局的比分可能就会变成了11:7或者11:8……而不是一个看起来似乎实力差距很大的11:4。

这时,苏舟仰了仰脖子扭肩膀,正好和本的目光对上。

粥粥一愣。

然后灿烂的扯开嘴角,自己先走回到了球台旁。

看起来,貌似很期待下一局的模样。

本:“………”心情有点复杂,这孩子莫非是个傻的?他明明记得每个后辈在第一次和他打完一局后,脸色都阴沉的看见他就想绕道走啊。

两人又站在了赛场上,第二局,交换发球权以及场地,本的球权。

这一局,本的风格变得主动了一些。

如果说在第一局时,本是能削球就削球,能防守就防守,那么在这一局,本主动出手的次数就明显的多了起来。

很显然的,这是站在场边的贝尔克教练的指示,他想看看苏舟在各方面的能力,这当然就需要一个实力比苏舟强的人,尽可能的在每局都有所变化。

但这正好符合了苏舟的心意。

当察觉到本好像有那么点由守变攻的趋势时,粥粥的眼神顿时就亮了!

来呀!对攻啊!尽量多对拉啊!削球真的磨死人了!

有了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前车之鉴,对于本的拉球,苏舟毫不逊色的给他反拉了回去!

至少因为没有了长胶那诡异的“反旋转”的效果,对拉这种事情可比不断的拉削球要简单多了!

上一局摩了一整局,这一局的开头简直就像天堂!

然而,本连续和苏舟对拉了两板,就当机立断的又拍势一变,长胶的一面自耳边下切,回击的方式又变回了削球。

而在本变回削球了后,苏舟的打法接着也回到了第一局的疯狂。

花式自杀的粥粥,不管成功率,现在的丢球是为了磨合找出最


状态提示:70.德国-VS本·诺依曼--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