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跪,不叩首,两手同时着肩。副使则用汉礼跪拜。

夏国大使、副使皆戴形制短小的金冠,穿绯红色窄袍,叉手而展拜。

高丽(今朝鲜)、南番、交州的使节,和汉族礼仪一样。

回纥使者皆长髯、高鼻以匹帛缠头,并且披散着长袍。

于阗使都戴小金花毡笠,金丝战袍,束带,并带着妻子来。

南蛮五姓番入朝是椎髻乌毡,用僧人礼。

另外真腊(今柬埔寨)、大理、大食(波斯)等国使者也万里跋涉来宋朝贺。均按照汉人的礼节像皇上跪拜。

见此景罗凯不禁感叹,这场面之壮观此生首见,更别说前生也只能从电视上看看握手之类的了。

不过观察之中罗凯果然发现没有倭奴国大使,正琢磨这小鬼子出什么幺蛾子,射箭比赛就开始了。

辽国使者是试用弩子射箭,只见他先将弩放在距草靶约有两百米的地方,然后一个裹无脚小幞头身穿锦袄的辽人,走上前来,把弩子踏开、舞旋、搭箭、瞄准,一套动作下来,端是娴熟无比。

辽使这才得意洋洋的走上去,瞄了一瞄准,手中扳机一松,弩箭犹若是闪电般激射而出,正射靶心的红点,顿时引来众人一片喝彩。

等到喝彩声稍歇,一员宋将也走上前来,只见此人身材魁梧,膀粗腰圆,一看就是久经操练之辈,而两只有些惺忪的眼皮,偶尔展开,眼神端是凌厉无比,这眼神扫过刚刚喝彩完意犹未尽的人群身上,人群中众人,顿觉得浑身有几丝寒意。

待众人喝声停止,这宋将竟不用别人帮忙,一脚将弩子踏开、舞旋、搭箭、瞄准射箭一气呵成。竟是须臾之间箭已经飞了出去,同样射中靶心。欢呼声雷动。

罗凯不禁问旁边坐着的一个官员此人是谁,那个官员说道:“此人是种世横之子种谔。左藏库副使,凭借父亲的推荐在青洞城任知府”

罗凯听到种谔的名字,而且有在延州听种建中说起这过个五叔,心中便有几分敬佩。

却见那辽国大使哈哈大笑,上前对仁宗皇帝拱手说道:“敢问刚才这位射箭的将军可是种谔?”

仁宗坐在台后的御座上,看台下的情况他早就看的请清清楚,见辽国使者上前,便说道:“辽使萧英,今年辽国首次派你来我朝贺岁,也难怪不认识我朝大将。那刚才平手之将正是种谔将军。”

仁宗用平手二字是为了显示大国风范,大家也看的很清楚,辽国是两个人射箭,我们一个大将就已经箭中靶,我已经给你们面子了。

哪知道辽国的大使萧英却仰天大笑,笑完说道:“我看这次我大辽赢了。”

仁宗笑笑说道:“你说出道理来听听。”

萧英一副不屑的表情说道:“虽然今番我是首次来中原,不过我却听说前去年御射之时,也是这位种将军来与我比射。我们辽国随便来个大使,都可以射中,难道大宋朝狄将军之后只有这位种将军了吗?”

他说完辽国使节的那队人中哈哈哈大笑。

罗凯见这人如此嚣张,心中辽国使者这是有意刁难,原来这禁军之中自然有弓弩手,若说没人能射箭那是不对,可是若说这宋朝的武将,或者与大使相同级别的大将,来比试那就不一样了。总不能用日夜操练的士兵来比,那也就是失去了欣赏性了。

于是仁宗笑笑说道:“这等问题无须我来回答。”

萧英说道:“素问贵国文臣能言善变,若要是皇上不承认我说的那也就算了,就算平手好了?”

仁宗看了辽国使者无赖的样子,算平手,叫怎么回事呢?

心中暗想:早听说此次辽使要在这御射之时刁难一下,果然如此。他早就看到坐在末端的罗凯,按说距离也不算太近,不过罗凯在这些身穿紫色绿色朝服官员之中,一袭白装格外醒目,这一个英俊挺拔的翩翩少年,走在哪都会引起人注意的。仁宗心中早有打算。

仁宗皇上命罗凯起身,然后对辽国萧英说道:“你可能听说过罗凯王若无?”

萧英摇摇头:“贵国文臣武将,我都有听说,却未听说过罗凯。”

仁宗说完命人将罗凯唤来。罗凯走得到台前口称:“草民罗凯叩见皇上。”仁宗赐罗凯平身。

萧英看看罗凯果然年岁不大。而且口称草民,便围着罗凯转着看了两圈。见罗凯这小伙子挺帅气,只是看都不看自己,好歹自己也是大使。便向仁宗问道:“不知道宋皇上叫上这个小孩干什么?”

仁宗问道:“罗凯你刚才可否听到辽国大使所陈。”

罗凯心中最烦别人叫自己小孩,他看看这个辽国大使,这个萧英也算是身材魁梧,但是略微有些发福,年岁得有我四五十岁,四方大脸,塌鼻子大嘴岔子子,腆着个肚子。

“草民听是听见了,不过还是没听明白他说赢在何处。”

萧英冷笑一下说道:“我国一兵一降,即可开弓,狂兵多将广,贵国只有一二将军这还不是赢了?”

罗凯叹口气说道:“这位大使,你可知道,你过一兵一将两个人,未必能抵得上我宋一将啊?你过兵多可有我大宋百姓多?”

罗凯接着说道:”像我这样的平民都会拿箭射来,还怕你兵将多不成。”

萧英冷眼斜视着罗凯,心说这小小的孩子竟然口出狂言,他从心理就是不屑。各国使臣之中也是议论纷纷,罗凯心想,这用弩自己可不会,他看到萧英的不屑,说到:“萧大使敢不


状态提示:16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