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都市现代>武布中华>第132章又涨价了

由于大旱连连,一些远离水源的土地,因为无法灌溉,种了粮食,忙活半年,也可能颗粒无收,所以逐渐被百姓,抛慌放弃了。

现在高欢手中,有一批番薯和玉米的种子,那些旱地就可以重新利用起来。

民国时期,河南号称三千万人,虽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敢这么号称,也说明有不少人了。

当时农业生产,与现在其实没多大变化,普通百姓家里,也不可能用化肥、农药,还是传统的耕作方式。

高欢相信如果能将旱地开发,四个县消化这三十万饥民,压力并不大。

不过,眼下军政府,确实需要开源来增加收入,光靠种地,是负担不起,一支足以争霸的军队滴。

高欢像李岩解释,番薯、玉米之事,李岩将信将疑,“若真有此作物,那督军真乃活民无数啊!”

高欢微笑接受奉承,然后道:“李先生所提开矿,还有恢复钧窑之事,俺以为可以推行。”

李岩道:“属下查阅四县县志,登封境内有石炭可以开采,正好可供钧窑之用。不过,四县之内,并未发现方便开采的铁矿。登封之北偃师,洛阳附近新安到有铁矿,不过此二地,却都在闯军之手。”

铁对于一个势力来说,极为重要,农具生产关系田亩产量,兵器和盔甲制造关系决定军队的战力。

现在军政府所需要的生铁,大部分都是走私进来,也是一笔巨额花费。

不过,此时高欢也没办法,毕竟李百万聚众百万,高欢也没能力,把李自成赶离洛阳,只能等他把洛阳吃空,去别处就食,他才有机会。

当下这事高欢先不提,又问起人才招募的情况,“李先生,这次招募多少读书人和匠人啊!”

李岩道:“读书人还是比较少,有功名在身的,只有一个荥阳的生员,不过能识字的到是招了四十多个。另外,木匠招了二百,铁匠招了一百零三人,泥瓦匠三百四十人,郎中二十一人!”

高欢微微颔首,这些人对他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道:“李先生,俺想办一个培训匠人的学堂,你以为如何?”

“培养匠人的学堂?”李岩皱眉道:“恕属下直言,督军现在本就招揽不到读书人,若是再办这么个学堂,恐怕会更加被视为异类啊!”

高欢见李岩都接受不了,遂即道:“那就办个技校吧!李先生从匠人中,找些老师傅,然后从饥民中,找些十四五岁的少年,跟着师傅学习,每培养一个合格的匠人,技校给老师傅一定奖赏!”

李岩也知道到匠人的重要性,沉吟片刻,不禁称赞道:“技校,督军真是奇思妙想!”

高欢在新郑饥民营巡视一遍,与李岩进行交谈后,随即动手,前往禹州的另一座难民营。

高欢刚动身,天空便下起了大雪,等人到禹州,整个原野和城池,都被白雪覆盖,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大地银装素裹,份外妖娆。

这让高欢诗兴大发,不过看见身边,跟着齐大柱等几个目不识丁的汉子,便觉得无趣了。

吟诗还是需要,有人欣赏,有人附和才行,尬吟的事情,高欢做不成来。

当下一行人,向禹州奔驰,高欢没有入城,而是绕着城池,准备直接前往,南城外的饥民营地。

这时,高欢奔驰到东门,忽然见颖水河上,一阵喧哗,河中停着数百副大雪橇,一群人围着,不知道争论些什么。

高欢老远看见,汤师爷也在其中,不禁微微皱眉,奔驰过去。

最近这些年来,气候反常,热时十分热,冷时十分冷,从十一月开始,颖水河就完全冰冻。

河床上,停着百副雪橇,上面都是粮食,汤师爷正与运粮来的商人争执。

“当初说好了,以市价两倍,购买粮食。如今许州粮价不到三两,你们月初要七两,没几日又要八两,现在又要十两,太不讲信誉了。”汤师爷愠声道。

商人道:“没办法,天气冷,没法子行船,我们购置车辆、骡马,这都是银子,成本自然上升了。”

高欢皱起眉头,在新郑时刚听李武说,粮食涨价的事情,没想到从新郑到禹州,又给涨了二两。

这**商,是看见大队难民,涌入军政府的地盘,知道他急需粮食,所以想要趁机再赚他一笔。

汤师爷听了他这话,有些恼了,“车队和骡马,都是你们的,怎么能算到我们头上!”

商队管事摊手道:“我们运粮过来,可是担着风险的。这些粮就这个价,你们要不要吧!我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要是不要,我敢保证,整个东南,没人再给你们送一粒粮食。”

“你!”汤师爷被气得说不出话来,秀才不仅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遇到奸商和无赖,有理也说不清。

高欢在外面,看不下去了,他看了齐大柱一眼,护卫立刻分开众人,“让一让!”

众人这次才发现,外圈的高欢,惊得众人忙行礼,“督军!”

那商人听周围赤备军,唤高欢督军,也吓了一跳。

不过,上面得到消息,登封赤贼,想要朝廷诏安,既然如此,那也就没什么可怕了。

赤贼想诏安,不能得罪侯家,诏安后,就更加不能得罪侯家。

商人名叫侯方智,同侯方伯一样,都是旁支,为侯家打理店铺和商业。

“原来是高督军!”侯方智笑着拱手。

高欢先拍了拍,汤师爷的肩膀,然后走上前,打量了侯方智一眼,看


状态提示:第132章又涨价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