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日军一个标准的大队人数是1100人,大队长的标准军衔是少佐或中佐。
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1个弹药小队)。
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中队只有8挺);一个55人的炮小队(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步兵炮)。
在这些少量的炮中队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反坦克炮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炮的小队,这种情况下,弹药小队要扩充为39人。
在任自强看来,就凭手底下这帮人的水平,在现阶段对日军编制了解到大队即可,其意思也就是说遇到鬼子大队以下部队尚可考虑一战。
再往上关于鬼子联队、旅团、师团知道也没多大用,如果有幸碰到,就凭蚁多咬死象,那自然是有多远躲多远。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不是傻蛋,像蚍蜉撼大树,鸡蛋碰石头之类的沙雕操作,他脑袋吃肿了才会去干。
当然,要想更好且更高效的打击鬼子仅仅掌握鬼子编制和火力配置还不够,还要针对鬼子部队的技战术特点做出针对性部署,不能端起枪仅凭火力优势乱打一气。
在任自强看来,里面的套路多了去了。
譬如说伏击正在行军鬼子小队级别的鬼子部队,总共五六十号鬼子排成两列走进伏击圈,随着一声令下“开打”,这就涉及到你先打谁后打谁或是谁瞄准谁要做到心里有数。
总不能犯一百多条枪都瞄准一个鬼子或几个鬼子射击这种低级错误,要知道鬼子兵一个个都是训练有素反应贼快的。
如果你一排子弹打过去没全部消灭鬼子或给其以重创,势必会引起其余活着的鬼子反击或躲避,一反任自强速战速决的初衷。
这不是说笑,战争从来不是儿戏,如果提前不做好针对性的演练和部署,很大可能会发生几条枪乃至十来条枪瞄准一个目标集火攻击的现象。
如此一来,导致原本一百多号人伏击五、六十号鬼子可以轻松一网打尽,结果却变成有了漏网之鱼,使干脆利落一击致命的伏击战形成你来我往拉锯战的局面。
要知道任自强带着手下可是孤军深入鬼子腹地战斗,没有救援或接应,如果不能做到短时间一击必杀形成胶着的战斗场面,势必会惊动附近的鬼子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
依照鬼子对反抗势力睚眦必报、欲灭之而后快的秉性,肯定会八方来援。如此一来非但不能消灭鬼子给其以重重打击,而且会令任自强一行人陷入险地而无可自拔。
因此,任自强为了不浪费火力以及更高效的消灭鬼子兵,突发奇想在伏击时采用‘人盯人’战术。
所谓‘人盯人’也就是说预先给手下兄弟交代清楚,每个队员按鬼子小队行军队列从前往后依次分配,各自盯着各自的目标射击。
“人盯人”战术也容易实施,无非是给队员们编个号而已。例如陈三是一号,他只需盯着鬼子行军队列中第一个鬼子打。周青是二号,他盯着第二个目标射击。
其余以此类推。
这类战术说起容易做起来也简单,只需埋伏时按照号码依次埋伏即可,剩下的无非是演练成熟。
战场不是一成不变的,任自强不可能墨守成规,‘人盯人’战术只适合鬼子兵人数比己方少的部队的一种打法。
如果碰到鬼子中队级别的又是另外一种打法,即第一波打击要重点消灭鬼子队伍中最有价值的目标。
何谓‘最有价值的目标’?
据任自强判断有几下几个方面:
其一,有道是蛇无头不行、鸟无翅不飞,首先要做的是摧毁鬼子的指挥中枢,使其不能调度有方做出有效及时的反击。
当然,都知道鬼子都是训练有素的,仅仅做到消灭鬼子中队的指挥官也就是大尉还不够,也要把中队下辖的指挥体系一网打尽。
这又要涉及到必须要让手下队员们都认清鬼子军衔,做到有的放矢。
不得不说鬼子的正规部队,其等级森严有度,有严格的着装佩戴要求。其军队中从中队长大尉到最低二等兵,可以从肩膀或领章上佩戴的军衔中分辨的很清楚。
还有鬼子最为世人所诟病的军刀配置,其部队中曹长以上都有军刀配置,这就更好分辨谁是官谁是兵了。
何况鬼子兵的指挥官迄今为止还没有那个意识,上战场前要摘掉军衔和佩刀伪装为普通鬼子兵。
考虑到时间原因,任自强暂时也不让兄弟们多认,只要做到能分辨清楚鬼子佐官以下的军衔就足够。
其二,像鬼子中队一级的部队,清除其部队中‘最有价值的目标’还包括轻机枪、重机枪射手和掷弹筒兵以及炮兵这类最具有杀伤力的兵种,不能给其从容反击的机会。
其三就是必须第一时间清除掉鬼子通讯兵,不给鬼子呼叫增援或通风报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