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都市现代>我师父是骆宾王>第四十三章 名士来投

很快,这桩案子就从洛阳县衙移交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先在叫做司刑寺,时任司刑卿为太中大夫李游道。

因为案子涉及到刺杀国朝贵族,李游道立刻派人了解了事件的经过,以及仵作验尸的最终结果。

当郑东被请到司刑寺时,李游道刚好看完了卷宗。

经过一番交谈,郑东得知仵作并没有验出死者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但考虑到此人身为刺客,李游道也认为刺客是个死士,见事不成,因此自尽。

虽然没有什么新的进展,但李游道依然以司刑寺的名义向郑东承诺,一定会给郑东一个解释。

郑东刚刚走出承福门,就撞见了武则天身边的那个小太监。

小太监姓宣,单名和,见过这么多次,这是郑东第一次听见他说起公事之外的话。

见到宣和,就说明自己暂时回不去家了。

但走在皇城里,郑东还是比较放心,再厉害的刺客,恐怕也不敢硬闯千牛卫和监门卫守备的皇宫里来。

来到仙居殿,武则天直接把郑东叫道跟前。

“朕听说,你小子碰见刺客了,人怎么样?”

“谢太后垂顾,微臣无恙。”

“没事就好,朕还等着你把学校建起来呢。”

郑东尴尬的笑笑。

“朕还听说,你怕的要跟程家、秦家借人了?”

“这,微臣初入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家仆,这才出此下策。”

“要不要,让朕给你派些人?”

“微臣不敢。”

“无妨,朕以保护学校建设的名义,派给你一队千牛卫,顺带保护你。”

“太后,千牛卫乃是天子卫率,微臣怎敢僭越。”

“朕都说了,这是去保护学校建设的,你不要再推辞了!”

郑东无奈,这一百人的千牛卫,确实能把自己保护的好好的,但另一方面,也会把自己监视住。

然而旨意已下,由不得郑东了。

当天,郑东出应天门时,一百人的千牛卫就跟了上来,领头的是个正六品的千牛备身,名叫李守一。

郑东听到这个名字,愣了一下,突然想起了后世常用的一种调味料。

但当郑东问起李守一的家世之时,郑东差点没站稳。

李守一,年十七,其父为已故兖州大都督、赵国文宪公李敬玄。

李敬玄身为礼部尚书,主持铨选多年,又和赵郡李氏联宗,前后三任妻子都出身山东士族,因此在朝中势力极大。后来因为和宰相刘仁轨不合,被刘仁轨推荐为洮河道大总管镇守河西,兵败而归,因此被贬。

而李守一则是李敬玄的小儿子,上面还有个大哥名叫李思冲,出身名门的李守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纨绔子弟的样子。

虽说是以门荫入仕为千牛备身,但李守一对待自己的职分非常认真,衣甲明亮,步履坚挺,想必也是个武艺高强之辈。

最重要的是,李守一并没有因为保护郑东这样一个小角色而有丝毫不满,反而觉得这份工作很轻松。

李守一还在私下里告诉郑东,在宫内给太后站岗,简直不是人干的活,郑东听完大笑。

有了千牛卫这样的高级保镖,郑东已经有些肆无忌惮了。而且这一百名保镖,还不用自己给他们发工资,简直是白嫖。

整日来往于封地及洛阳之间。

二月初,天气已经渐渐回暖。

学校的主楼已经几近完工,在此之前,郑东还专门指导瓦匠们用水泥制作预制板。由于做不到框架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郑东只能让工匠们利用竹子来制作预制板。

另外,预制板也被做成了实心,最长也只有七尺,比现代的钢筋预制板短了将近一半。

虽然会多出很多根梁柱,但为了安全,费工费料都不算什么。

如今,主楼已经大致完工,就差内部的装修了。

在这方面,郑东采纳了李昭德的建议,在房屋的内部使用木板进行铺设,包括墙面和地面。

在建设之初,郑东就表明了建筑的采光一定要好。

因此,主楼的两层,基本上没隔三尺就有一块三尺见方的窗户。

洛神琉璃厂经过几个月的发展,已经能够做出光滑透光的,一尺见方的玻璃。

郑东下令从琉璃厂采购大量的玻璃,并且由鲁记制作相应的木框用于镶嵌。花费了半个多月,才将整栋建筑共一百二十八处窗户装设完毕。

另外,二楼楼顶虽然是平顶,但郑东不敢保证屋顶的防水问题,于是根据工部来人的建议,在楼顶制作了木质起脊,而后按照传统工艺铺设了瓦片。

等到外墙的木板铺设完毕之后,任谁都看不出来这栋建筑使用水泥和砖石建立起来的。

阳光下,窗子上的玻璃熠熠闪光,恍惚间,郑东仿佛回到了现代。

包括建筑工人在内,所有人都被这栋前无古人的楼房感到震撼,更别说那班朝中文武了。

二月中旬的一天,郑东从琉璃厂回到封地,陈阿三告诉郑东有人求见,但不知姓字。

郑东进屋一看,那人身穿青袍,面带短须,看起来不到三十岁。

那人见郑东进屋,连忙上前见礼,郑东也拱手回礼。

“在下贺知章,见过郑爵爷。”

贺知章!?

郑东听到这个名字,顿时像被闪电击中一般愣在原地。

“爵爷?您怎么了?”

站在郑东背后的陈阿三见状,只好轻轻的戳了戳少爷的后背,郑东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名士来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