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变不远

快马驰回日月潭,李善翻身下马,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吩咐道:“挑一匹好马,再挑一把好弓,送到稚圭府上。”/p

“是。”/p

今日虽然将张文瓘做挡风墙,但以两人的交情,也用不上赠礼赔罪,一把好弓加一匹骏马,这不是个小数字。/p

李善主要是感念张文瓘那张碎嘴,今日偶尔听见这厮说起崔家表妹扫梅花积雪……以李善那舌头,连井水、江水、雨水都分不出来,哪里能分辨得出雪水。/p

进了后院,拜见了母亲,陪着说了会儿话后,李善沉着脸转身去了书房……其实在这次回京之前,他曾经考虑过如何对待裴家。新/p

准确的说,是如何对待裴世矩。/p

李善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计划,一切都要根据局势的发展发生变化,但他没想到,裴世矩的嗅觉如此敏锐。/p

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没有任何证据,但李善相信,裴世矩即使不能确定,也必然心疑自己已经投入李世民一方。/p

否则,裴世矩没有理由投入东宫门下。/p

如果是自保,裴世矩应该投入秦王麾下,有他和裴寂两位出身闻喜裴氏西眷房的宰辅在,无论是何人登基,都能力保后人。/p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裴世矩今年七十多了,他儿子都四十岁了,而李善明年才满二十岁。/p

漫长的人生啊,以李善的能力和战功,是能爬到很高的位置的,即使官居宰辅也不奇怪……如今他在天下封疆大吏中,实际操控的权柄都能排进前三。/p

等裴世矩、裴寂一一故去,闻喜裴氏西眷房后继无人,李善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的收拾他们的后人……名正言顺、顺水推舟……总之,裴世矩相信,李善有这样的心性,也有这样的能力。/p

到那时候,已经没有杰出之士的闻喜裴氏西眷房难道还能与李善相抗衡吗?/p

李善反手握着毛笔,幽幽的叹息一声,所以,裴世矩投入东宫门下,辅佐太子登基,他日将我赶尽杀绝,才是万全之策。/p

需要做一些准备了……李善在心里如此想,裴世矩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不可能等着太子按部就班的继位,要知道圣人李渊身子骨还硬朗的很呢。/p

前日还在想着,玄武门之变会因为突厥内乱而推迟,但如今裴世矩这个变量考虑进去,还真不好说是会推迟还是提前。/p

静静的坐着,一直到天黑下来,李善才走出书房,一脸的不爽。/p

此次回京,即使不能耀武扬威,也应该夸功长安,没想到突利可汗一杆子戳中李渊的心窝,导致李善站在漩涡边不能自主。/p

这個问题还没解决,又听到裴世矩投入东宫这个坏消息,李善的心情相当的恶劣,看见朱石头嘴巴一鼓一鼓的,随口训斥道:“给家里人多扯两尺布不好?”/p

“非要吃这种零嘴,多大的人了!”/p

“待会儿全都给小石头,你以后不许再吃!”/p

李善平日对亲卫一向和善,突然发飙,被训斥的朱石头一头雾水,看看左右,众人都是一脸懵逼。/p

心情本来就不好,还看见朱石头在吃蔗糖……李善想都没想就是一顿骂,现在庄子的日子好起来了,最典型的证据就是,买得起蔗糖了,这玩意在唐初价格相当不便宜。/p

出了门,径直去了对门的凌家,寒暄了几句后,李善和凌敬进了内室,坐定后第一句话就是,“裴世矩投东宫?”/p

“十之八九。”凌敬奇怪的问:“难道不是你希翼的?”/p

你费力将李德武送入东宫,如今裴世矩也入了东宫,难道不是好事吗?/p

秦王成就大业之日,便是你清算旧账之时。/p

“你傻了啊!”李善压低声音,“他想杀我!”/p

“那是自然。”/p

“他不会将内情告知太子、裴寂!”/p

“理应如此……”凌敬终于听出了味道,“他要辅佐太子登基!”/p

“几番较量,裴世矩均落于下风,反而你扶摇直上,所以他要借大势……”/p

“不好,东宫必然有事……要告知殿下!”/p

“不对……”短暂的慌乱之后,凌敬冷静下来,“就凭着那两千长林军?”/p

“无一丝可能!”/p

李善摇摇头,“裴世矩乃何等人物,必有谋划,此事明日还请凌公告知殿下。”/p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裴世矩年过七旬,他等不了那么久!”/p

“而且即使突厥内乱,但仍控弦数十万,据五原郡南窥中土,本朝向来以宗室为方面之将,淮安王、襄邑王难堪大用,淮阳王、任城王太过年轻,赵郡王本就揽尽半个天下之功……”/p

“若有小挫,朝中必望秦王力挽狂澜,这是太子难以忍受的。”/p

“所以,太子、秦王夺嫡之争,不会延续太久……裴世矩正是看到这一点。”/p

外有突厥虎视眈眈,太子、秦王的夺嫡之争不可能就这么一直持续下去,说的难听点,如果历史上李世民不玩一出玄武门之变,别说还会不会用万邦来朝的大唐帝国,只怕中土尚要再分裂百年……原始空中,李世民登基的时候,苑君璋、高开道、梁师都这些突厥扶持的军阀都还在呢。/p

凌敬深深吸了口气,他听出了李善话里的意思,裴世矩投入东宫门下,只会有两个选择,其一是削弱,甚至削灭秦王府,其二是在过世前推太子李建成登基称帝。/p

换句话说,不久的将来,必有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变不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