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国势>第046章 越顶外交
,中方应该允许德国在任何适宜地地方建立企业;

三、中国国防军应聘请德国军官为军队教官,数量不少于1000人,全面接受德国式军事教育。中国同时聘请大量德国顾问或德国教师,如经济、教育、财政等方面,便于密切合作,德国同意在可能的基础上,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帮助,正如我们现在已帮助贵国生产小型军舰、发动机、汽车等那样;

四、德国同意吸纳大批中国留学生,无论是技术领域还是军事领域,允诺他们受到最好的教育。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秘密地都可以,中德两国应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发新式武器系统,所有权益由双方分享;

五、德国给予中国重要的外交和财政支持,德国可以率先承认中国新政权,甚至可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但中国应该在实质上给予德国公民特别是德国商人和企业优先地位;

六、对中国以往提供地有关英、俄、法等国的情报,德国表示感谢,希望今后建立起更加密切、更加富有效率的情报交换网络。德国愿意按照情报的价值付给中国报酬,也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和中国分享一些情报;

七、为了照顾德国地利益,请您允许德国可以租借一些重要的港口城市或在内陆城市中设置租界,我保证,德国对于中国没有领土野心;

八、如果您认为可能和有必要。我衷心地希望中国能够加入同盟国,分享这一阵线的光荣和伟大,或者,可以仿效英日同盟地模样。建立起中德同盟……

九、辛慈作为我地个人全权代表,有权代表我及德国政府和阁下商议,如果谈判顺利,辛慈将成为首任驻华大使……

“辛慈先生,我粗略了浏览了一下贵国皇帝陛下的国书,我觉得每一条都是很重大地内容,现在当场不可能答复你,至少要经过内阁的讨论。”秦时竹顿了顿。“不过,有一条我可以明确地答复您,租借城市或设立租界目前暂时还不能考虑,这涉及我国敏感的民族自尊,特别是共和制度刚刚建立,国民情绪还很高涨的时候,更不适合提出这一条件。如果硬要提出,只有两个后果。第一。由于民众和舆论的反弹,中德关系将大大恶化;第二、英、法、美等国势力将接踵而来。德国会被彻底孤立。”

“总统阁下,您是不是再考虑一下?”辛慈面不改色地说,“我听说您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宰,任何决策没有您点头地话是无法通行的……您可以先谈谈您个人倾向性的看法,这不代表政府正式和最后的立场,我会用心倾听,在我职权范围内能够决定地,我也立刻决定,不能决定的,我将直接汇报给皇帝陛下,这一次会见和商议其实是中德两国首脑的直接会晤,时间很紧张,皇帝陛下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秦时竹明白了辛慈的意思,这是一次“越顶”外交,威廉二世说不定也绕过了本国的外交部。

“既然这么说,那让我先考虑考虑几分钟。”

“完全可以。”辛慈举了举茶杯,“您赐予我的中国茶太好喝了,我很想带一些回去让陛下尝尝。对了,海军部长提尔皮茨将军委托我转达他对于总统先生、葛先生和何先生的敬意及问候,他希望能够在适当地时候再次访问中国。”

“哦,是嘛!那我就非正式邀请将军于明年夏天在适当的时候率领舰队访问中国,我也很想见识见识德国威武的公海舰队。至于茶叶,等会我就命令总统府人员送一些精品到您的下榻处,给贵国皇帝陛下和将军阁下都送去一些。当然,如果您有足够的耐心且不介意等待的话,我可以赠送明年春天过后的新茶,那个味道更为鲜美……”

“哦,上帝,我简直等不及了……”辛慈话中有话,意思着这封国书对于德国的迫切性。

“辛慈先生,刚才已经谈了一条。我认为贵国提出地聘请贵国军官、贵国顾问或贵国学者这一条可以接受,只是需要一些前提条件。”

“刚才那一条,我完全领会和尊重阁下地答复,不会再提出反驳,只是希望阁下在适当的时机重新考虑,至于您说地前提条件,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是否能说明一二?”辛慈的表态说明了德国其实对于租借地和设租界只是一种讹诈,并没有多少的可能性,这一点地球人也知道,故而辛慈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听说秦时竹愿意接受大批德国军官和顾问、学者,禁不住让他喜上眉梢。

“是这样的,中国民众对于如此之多的外国人总是抱有戒心,他们生怕这些洋人是别有用心的。但是,”秦时竹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起了辛慈的胃口,“您也知道,中国人对于友人一贯是持非常友好和欢迎的态度,如果能让他们认识到这些德国精英都是我们的友人,我想问题便迎刃而解。”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德国对中国没有野心,完全是出于友情、友情!”

“那么,我认为需要一个适当的机会来证明,除了前面谈到的建立外交关系和正式承认我国外,德国能不能仿效另一个友好国家的举动?”

“阁下的意思是?”

“中国方面完全接受那么多德国精英,也愿意把自己的精英送到德国去培养,但中间需要一个桥梁,特别是费用问题……”秦时竹笑了笑,道出了他的目的,“如果贵国能仿效美国,退赔庚子赔款用于发展友好关系。”

“阁下,请原谅我实话实说,庚子赔款是各国对中国藐视国际法和人道


状态提示:第046章 越顶外交--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