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青春校园>江湖之外有人家>第265章 火烧城门

江湖人风餐露宿是常事,也因此都练就烧火的本事,众人捣鼓来去,火苗产生了,打头的振刚小心翼翼地将火苗送进门缝中,旁的人瞅准时机一点点的将干草放上去,火苗很快形成小火,众人将干草一圈圈地将干了的树枝围起来,觉得合适之后才将棍子放进火中。/p

火势非常好,很快熏得城门门缝附近有了一层薄薄的黑,把最后几块柴以堆砌的造型放上去,众人便着了命令藏在树林中,他们专注的看着逐渐兴旺的火。/p

大火燃烧,门内的人还在干架,直到某个倒霉的身上着了火苗之后剩下的人便愣住,回头才发现火势汹汹,还有风将火吹得四处飞扬,这里只是城门,周边并无百姓居住,更无房屋,要往里走才能看见人家。此刻,地上墙上门上到处都有血迹,发黑发臭,人自相残杀彼此怀疑,无人出来做主,只有一群手中拿着刀子到处寻找与自己是同类的人,并做好将对方杀死的想法。/p

大火燃烧,没有一人大喊大叫,司空见惯般朝这边望望便迅速藏匿于自己家中,胆小的在屋里,胆大的在屋外,无奈的寻找食物,无心的见着人杀死人,活着变成了一种真实的痛苦,死亡更像是解脱却鲜少会有人独自面对死亡。/p

“好奇怪,为什么没有灭火的声音?!”/p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都是行尸走肉,活着便活着死了便死了,谁还有心情去左右生命!”/p

“可是活着终究有个盼头!”/p

“兄弟,我看你鲜少经历一大片一大片死亡的时候吧,这种情况下人的大脑心灵已经完全麻木了,当所有的死都是司空见惯的时候,人们都会觉得死并不难受!反倒会有些庆幸!”/p

没有人应下这位长者的话,萧东暗自猜测这位长者是经历过类似的事才会更加理解死亡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意义!/p

火势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却没有人惊恐的叫喊也没有人来来回回的脚步声,萧东离火源相隔一里左右仍旧能够感受到熊熊大火带来的温度。萧东与众人一同坐在地上,为了避免被发现所有人将身下的马拴在了林中的树上。/p

“这城门不会就这样给破了吧?”薛宝城觉得难以置信。/p

“不知道,破就破了也省去某些必要的麻烦!”萧东在他身前小声应着。/p

冬风十里,潮湿的杜城下起了雨,杜城不必郭城的雨夜寒冷也不比姚城的夜晚温暖,这便意味着这一群人必须为自己找一个住所,这里是树林,鲜少会有人选择在一片树林中修一处住所,但也许会修一些放置农具的小屋,运气好,小屋会是空的,运气不好,众人可能会在雨中度过。/p

“上!”被遣去寻找夜间住所的兄弟沿着整个树林寻找,在不远处寻找到一个大大的山洞,“前方有处大山洞!”/p

这一行人不上百,一同进去度过整个夜晚还是可行的,所有人对此感到十分的庆幸。/p

席梦溪知道杜城的东城门起了火,心中并不恼,只是觉得庆幸。杜城的东城门门后那堆废物是大安那边的等堆的,无论他为了打开东城门派了多少人出去都无法撼动,如今着了火只要在箱子里把文肃以及杨志刚拖住,也许真的会烧得昏天黑地!/p

天从少云的颜色变成了铅灰,风逐渐起来,先是滴滴答答,接着是淅淅沥沥,然后是哗啦哗啦,最后是咚咚咚!/p

雨很大,却不是冰雹,就像是一个烂透了的苹果从高空中落下,席梦溪推开窗门开始担心那把火会熄灭,他将目光放到东城门的地方,火势仍旧滔天,在大雨的冲刷下变得暗了些,可是仍旧在燃烧,席梦溪掐着自己的手指头算着大火燃了几时,最后放下心来。/p

太守府正屋,席梦溪独自一人打着油纸伞出现在门前,门前守着的人行礼,席梦溪才吩咐:“开门!”/p

这道门上了三把锁,席梦溪就在一旁静静候着等着锁一把把揭开,屋中有三人,三人绑着手脚坐在床上。席梦溪走进去,开口说:“没有背对着背互相解开彼此手上的锁?”/p

杜厢转头心中悄悄骂了身狗屁。/p

一家三口彼此间没有回过席梦溪一句话,外面的人还在为这奋斗,他们可不想率先因为一时嘴快去见阎王。/p

席梦溪见状心中微恼,却仍旧上前,勾出一抹诡异的微笑:“把你们的手伸到身前来!”/p

手绑在身后是不可能伸到身前的,除非天赋奇葩。如果已经解开的听到这句话有五成的可能性条件反射的伸到身前,席梦溪赌的是这五成。/p

杜厢的儿子叫做杜年安,看身段大概也就十来岁,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而此时背在身后的双手绳子差不多已经解开。父亲杜厢多番告诫他不要露馅,因此两只手在身后紧紧拉着,听着眼前这个恶人说玩忽然哆嗦一下。/p

席梦溪感觉很愉快,敌人越是抵抗他便越觉快乐。/p

席梦溪笑着说:“很好!”话说完他便走上前,人手脚都绑着,除了嘴一切任凭他弄,他可不傻,狗急了也会张嘴开咬的,因此他用右手将杜年安从床上扯了起来接着往后退两步。/p

杜年安没想过这种情况,便没有想到过怎样去应对,双手因着不过脑子的本能往前伸,瞬间两只手抓住了席梦溪拉着自己的双手。杜年安未习武,自然比不过武夫的蛮劲,无助且又无奈。/p

“可真好,杜厢,你仍旧是那么聪明,只可惜你儿子并不是个文武


状态提示:第265章 火烧城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