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穿越重生>一人之上清黄庭>第2章 黄庭经

修吾并非上清派特意收的弟子,/p

他是被父母送到山上的。/p

修吾一出生,就无知无感,不哭不笑。/p

不会笑,不理解情,不恨,不哭。/p

如果不去管他,他能一个人不吃不喝,呆在角落里,/p

就像是被闲置的木偶,你不扯他的线,他就不动。/p

修吾的父母为了他的病,/p

跑遍了全国所有的医院,问了全国大半的专家。/p

没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复,只是说孩子可能是先天大脑受损,情感缺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p

在医院间辗转了好长时间,一无所获。/p

倒是有一个老家的邻居悄悄跟他们夫妻说:/p

“这孩子更像是得了癔症,不如去山上道观里,找一些得道高人看看。”/p

本来已经没任何法子的夫妻俩,将信将疑,但是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p

正好在早年战乱时,修吾的爷爷胡国华年轻的时候,舍命救过一位被曰军追捕的上清派的道人。/p

两人如同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带着孩子,匆匆前往茅山求医。/p

而当年被修吾的爷爷救下的道人,也就是如今修吾的师傅,上清派的太师叔吴得常。/p

听说这三人是来找山上的太师叔的,还是太师叔的恩人的后人,/p

茅山道观中迎宾的小道赶紧去通知自己的师傅,他的师傅又去通知自己的师伯吴得常,/p

而已经是个百岁老人的吴得常,/p

听闻胡国华的子孙,来茅山求救,便赶忙通知迎宾的道士将三人送到自己的院中。/p

等修吾的父母跟吴得常说明了来意后,吴得常亲自为修吾检查身体。/p

经过他一番仔细的检查后,终于发现了修吾的问题,/p

原来,修吾的母亲在生修吾的时候,岁数已经不小了,是高龄产子,/p

所以修吾的胎位不稳,早产,造成他天生体虚,七魄羸弱。/p

人的灵魂由三魂七魄组成,/p

三魂主人的神智,思维,三魂缺失会痴呆,七魄有缺就会跟修吾一样,无情无感。/p

在他出生之时,修吾原本就孱弱的七魄,被天地间的浊气一冲,就受到了损伤。/p

但知道了修吾的情况后,一时间吴得常也没有太好的办法,/p

这是先天的缺陷,若无天材地宝后天很难弥补。/p

吴得常只能先将修吾领在身边,帮他调养身体。/p

就连吴得常在教导上清派弟子修炼,也没有避讳修吾,吴得常讲课时,而修吾就坐在他的旁边,盯着屋子里的观想图看。/p

日子久了,修吾竟然无师自通,自己学会了练炁行炁,成为了异人。/p

吴得常发现时,也是大为惊讶,/p

他也没想到修吾竟然还是个练炁的好材料。/p

本来这也没什么,修吾从小长在茅山上,山上的人对他也算是知根知底,/p

就算学会了练炁,那就将他受到门下也就是了。/p

可修吾所领悟的并非是《上清大洞真经》,/p

而是上清派第九代祖师陶弘景改良过的《黄庭经》。/p

如今的上清派,绝大多数门徒修炼的都是《上清大洞真经》。/p

此经脱胎于原始的《黄庭经》,由上清派祖师魏夫人所创,即是练炁法,又是一门观法。/p

以人身为一小天地,以神识为上神,洞察全身,开通周身窍穴,纳五方之气,涵养人身。/p

使人身越发完美,达到天人的境界,最终肉身成圣,羽化飞升,是天下间一等一的法门。/p

原始的《黄庭经》要求修行者将天地之神,纳入身体,人神混合以成道。/p

但是,/p

这个世界是没有神的。/p

天地无神,如何纳神?/p

你纳入身体里的真的是神吗?/p

这法门从根子上就错了,/p

所以在魏夫人从经中领悟出《上清大洞真经》后,上清派就已经无人再练《黄庭经》了。/p

而修吾无意间学会的《黄庭经》,/p

是祖师陶弘景改良过的,《黄庭经》2.0版本!/p

这位祖师有经天纬地之才,气吞山河之志。/p

敢衡量天下之神,为‘神明’排序,编攒出制度严明的《真灵业位图》。/p

在陶弘景修炼有成后,重新研读《黄庭经》,再结合《上清大洞真经》创造出了新的《黄庭经》。/p

同样是以人身为一天地,/p

但是不同的是,祖师认为:/p

‘我’/p

才是身体里最大的神!/p

2.0版本的《黄庭经》将灵魂拆解,/p

以三魂为天帝,七魄散入身体,化为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神,/p

驻守三丹田,与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之内。/p

在体内制成一个小天庭:/p

天帝【三魂】居于上界【上丹田】,总管三界【上下三丹田】,统率众神【七魄所化二十四神】。/p

世间练炁法门,都需要修行者全神贯注运行周天。/p

但是有了二十四神,不需修行者刻意驱动,便可自发的修炼,一日修炼可顶他人三日。/p

毕竟,那有帝皇身体力行,处理杂事的,/p

都是稳坐金銮殿,统筹全局,/p

具体事务,自有众神操持。/p

简直就像是挂了一个二十四小时不停修炼的外挂一样。/p

但是天下功法有得必有失,这功法入门极难,/p

本来修行性功就不容易,/p

灵魂一旦受损,很难


状态提示:第2章 黄庭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