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穿越重生>面具下的神明>第六十一章 白滩村篇之明安诞神

“他原本是一个王八纸镇,不知什么时候被冲到了前面的水域里,变成了这幅样子。”泷幼分明是认识他的,走过去从他的衣服上扯下一缕来,瞬间变成了水藻!/p

虽然平时妖魅妖魅说着顺口,但实际上二者有本质的区别。/p

反常即为妖,物老则成魅,前者为活物,后者为死物,且化形后有一个明显的标志——/p

妖,人形多具有本体的特征,可来回变换,而魅,则是人身、黑头、竖眼,此乃本体,而他最初的面貌只有在死去后才会显现。/p

但二者也不是说完全不同,在吸收灵气修炼及自身气息彰显原形这些方面原理还是一样的。/p

“说来惭愧,小人流落此地千年才成魅,又用三百年修成人形,即便如此,修为还是不到家。”/p

当然不到家,非邑心道,不然你的眼睛就不会是这个样子,看着怪吓人的。/p

等等,一千多年?/p

“那你知不知道庆神镇土地神明安的事儿?”/p

得到的答案令人喜出望外,绿水行点了点头,说道:/p

“自然是知晓的,小人当初之所以被冲到此地便是因着那场大水。”/p

明安原本名非明安,青年及第,而立之年便官居高位。/p

但他在庙堂之上浸淫数年之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勾心斗角,便选择回到家乡做一方父母官,也就是如今的庆神镇的县令。/p

宅心仁厚且公正廉明的为官之道深得当地百姓的喜爱。/p

“明安大人尚且在世的时候便有人为他立祠,最后决定他成神的是一千多前的庆神镇大水。”/p

那时候庆神镇还叫庆城,清河被称为青河。/p

青河的泛滥成了庆城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洪涝灾害,偏偏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节,大水冲走了存粮,冲走了待收谷物,对于千年前的百姓来说无疑被判了死刑!/p

更别说大水之后接踵而来的瘟疫横行之祸……/p

上面运来的赈灾粮至少需要两月才能抵达,庆城眼看就要支撑不住。/p

看着跪在府衙门口的百姓们,非明安做出了一方父母官的最大努力:带领百姓进荒山觅食打猎,寻找药材,到州府去借粮……/p

人事已尽,他又与天争命。/p

随即带头祭祀青河,结果第二天青河就平静了下来,阴差阳错之下成就了两位神明的结缘。/p

“当初尚为人类的大人已是六十岁高龄,愣是坚持到了赈灾粮到来,也是因此而一病不起。”绿水行颇有感慨。/p

在千多年前医疗水平面前,六十岁确实算是高龄。/p

“他缠绵病榻之时,他的神祠已经修建完毕,每天百姓们都回去为他祈福,最终也没有留住。”/p

“大人出殡之时,满城戴孝,大人的头七就是他的诞神日。”绿水行的声音难得有了起伏,略带叹息:/p

“那天夕阳鎏金,天际万里祥云中有仙鹤飞舞,众人从那之后便将庆城称为庆神城,青河改称清河。”/p

非邑眨了眨眼,难怪,现在庆神镇还有这种传说:如果夕阳鎏金、白云呈祥,那就是有神明降临。/p

“那场大水的原因,因着明安大人带头,人们认为大水因为是没有祭拜水中的水神而造成的,后来便有人在清河的上游建造了神庙,百多年后就有了清河水神观武。”/p

难怪当初胖叔说他和老头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看来根本就是父母恩!/p

以绿水行的速度,讲完明安诞神时已经是夕阳沉沉,红霞都只剩下余光。/p

非邑和深夜对视一眼,有些忐忑。/p

“那你知不知道他收养了一个人类孩子的事情?”/p

天知道在等老头儿回忆的过程里他的心脏提得有多高,尤其是在看到对方点头的时候,忽然就被捏得更紧。/p

绿水行隐约觉得这位年轻的神明有些熟悉,尤其是他的神格,不过对方的身份容不得他猜想,便斟酌着说道:/p

“那是二十年前的……”/p

“等等!”非邑陡然提高声音,“你说多少年?!”/p

“二……二十年。”绿水行缩了缩脖子。/p

“你确定?”/p

非邑不死心。/p

“不会错的。”老头儿搬出最有力的证据,“因为小的刚好在那一年修成人形,才二十年,不会记错的。”/p

如果时间过长,他还真记不住,可对于一个魅来说修成人形是很重要的日子,这么短的时间绝不会错。/p

他信誓旦旦的模样让非邑最后一丝侥幸心理土崩瓦解,不错,在和张阳东遇到的时候他就曾设想过这个可能。/p

生病什么的,听起来就像是小说话剧里的情节设定似的,结果是真的!/p

六岁,已经是开始记事的岁数,问题在于不管是他自己还是深夜,对于这段过去都毫无记忆!/p

绿水行对于后来的细节执导的不详细,毕竟是神明的世界,他不敢过多窥探,但他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p

忽然,非邑想到了神鉴对自己的描述。/p

‘一九九九年诞神,命衰得醒’……/p

一九九九年的时候,非邑记得自己才六岁,那时候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刚离开张家院子的时候。/p

而原本与自己同年的张阳东现在二十岁,也就是说——他失去了五年的记忆!/p

深夜则是完全没有有关自己的记忆。/p

一人一猫相顾沉默,深夜问道:/p

“怎么办?”/p

<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白滩村篇之明安诞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