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玄幻奇幻>妖怪三国>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雨欲来

听到甘宁竟问自己要选什么死法,年轻人目光顿时凝聚。/p

“甘兴霸!你这是什么意思,不接我的单也就算了,竟然要杀我?这可坏了江湖规矩!”/p

“我坏了规矩?杀人收钱,这是当然,我会去照料照料你叔叔苏老大……只不过,你可记得你杀死的那个船夫?可惜了,他是我在凉州生意的中间人。”/p

“什么?!”年轻人的额头上顿时冒出冷汗,“他明明不敢进你的地盘……不过是个普通船夫而已吧?”/p

甘宁仰天大笑:“一个普通船夫,怎么能知道我的藏身之处,把你送到门口来?我甘宁平生最讨厌的就是过河拆桥,跟这样的人做买卖永远会被坑,所以才特意设置了这些为我接生意的中间人,若是背叛中间人,自然也会背叛我。”/p

年轻人还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突然说不出话。寒芒一闪,冰冷的刀刃已经收回甘宁腰边。年轻人被割开的喉咙里呛着血,倒地挣扎不已。/p

“挑几个能干的守着船,其余人全部跟我走,去凉州一趟。”/p

“老大,金主都死了,我们还去凉州干什么?”先前引渡年轻人的小水贼问。/p

甘宁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你个没脑子的!苏老大是凉州的老大哥,我帮他杀了个想弄死他的鳖孙,这鳖孙又是他侄子。你说吧,该不该北上看看他,跟他交代两句?”/p

“早知如此,你就把这人抓起来送回去不就好了吗?”小水贼一脸委屈地捂着脑袋。/p

“嘿嘿,一来这小子都把我的中间人给挑了,还能大鱼大肉供着他?呸!不为兄弟出头,我甘兴霸算什么好汉?”甘宁笑嘻嘻地质问小贼。/p

“那……那二来呢?”/p

甘宁伸了个懒腰,把手举过头顶,一个猛子扎进水底,半晌才冒出来:“二来么,在船上呆久了,也想去见识见识凉州的风沙嘛!走咯!”话音落,甘宁已经翻身上了条小船,打起呼哨。/p

随着呼哨声响起,水湾石壁上那些吃喝玩乐的,全部吆喝起来,数百人顺着老藤、铁索晃下山崖,纷纷跳进水里。有两个倒霉的,一头撞死在稠密的船队里,却只引得哈哈大笑,船上的水手骂骂咧咧地推走尸体,等活着爬上船的水贼们都坐好了,就随甘宁那艘早已开远的小船而去。/p

一时间,河里水波荡漾,倒映着无数片锦帆……/p

长安城中,陆离正式开始建设大工场。/p

虽然满打满算,整座城中能劳动的男女不过数千人,但祝云容悉心传授星术,令不少习得星术的百姓能一人做两三人的工。一时间,在工地上建造屋舍的工人,几乎像是有万人气象/p

各个车间都一并造起,各种割麦、做工用的基本工具首先被造了出来。这项工作并不难,很快,大工场就进入了战争机器的生产环节。/p

“我们先要造什么?”郝昭听说要造机械,简直是兴奋不已。/p

“战争之中,弩的杀伤力比弓要强得多。我们首先要配弩,攻坚、野战,什么类型的战争都能用上弩,之后我们再考虑其他。”/p

按照郝昭等人的设计,弩车中被灌以星力,使发射的力度强得足以射穿土制壁垒。更是用一整根长矛长短的沉重铁箭为箭矢,并铸以六片铁翎平衡方向。这在冷兵器战争中,几乎相当于导弹。这种杀伤力巨大的弩车,被陆离命名为“蝎弩”。/p

大弩如此,小弩也不能含糊。工场中制作了改良版的汉弩,将开弩的力量减小到与拉弓无二,使得发射频率极大上升,单兵都能携带,却不会减弱弩箭的伤害力度。这种单兵轻型弩,则被冠以“流星弩”之名。/p

“有了这玩意,庞德的弓术都落下风了!”郝昭第一次试弩,就发现其精准度和穿透力都不是弓箭可以比的,唯一的问题是成本太高——但陆离用几近无穷的粮食优势喂饱了每一个工人,原材料从附近长满大树的山上采割下来,只有铁是要向朝廷申请——现在长安还没有铸铁所必须的熔炉、铁矿资源,这是粮食换不到的,非得用金银才行。/p

给力的是,陆离正为这些事发愁时,早先贾诩许诺的“机会”恰好到了。/p

“贾先生来信,建议我们送一架蝎弩到洛阳去,展示给董卓看,以此换得董卓对我们开放更多资源,引进大规模制造军械所必须的铜铁。元叹,你觉得这主意怎么样?”陆离看过贾诩的来信,把那一张薄纸递到顾雍手里。/p

顾雍展信一阅,满面欣然:“这当然是件好事。董卓看到蝎弩,也必受震撼,毕竟这是大汉军队中不曾有过的利器。有了它的存在,就是给战争多加了一个筹码,董卓即将应对波及天下的大战,对这样的筹码当然是来者不拒,一定会给你放开更多的资源。用蝎弩来换资源,再好不过。”/p

陆离却有些发愁:“确实如此,我把蝎弩献给董卓,肯定会博得他欢心。为了造蝎弩,董卓当然会给我铜铁。但是为了这些资源,我必定要把这些致命的战争武器送上前线,为董卓打击关东诸侯,这样好吗?”/p

“明夷兄,你这是什么话?”顾雍微微一笑,打断了陆离的思考,“董太师给我们的资源,我们自然是要全部用来为董太师打造军械的,一丝一毫马虎不得。只不过造出兵器军械以后,我们可以分批次运送军资。洛阳能自己造的弓箭刀枪,长安会第一时间送过去。至于长安能造、洛阳不能造的,比如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雨欲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