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青春校园>官僚>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市长人选上

转眼间,胡晨阳接任市委书记已经几个月了,新市长人选仍未产生。

不过,这几个月,市委班子运转正常,郧城市社会稳定,发展势头良好,省里是满意的。

也正因为如此,方方面面都在关心、期待一件事:新市长人选差不多要浮出水面了吧?

表面的平静中,也有些不平静。

比如,有些人总是要找些机会向胡晨阳“汇报工作”,在胡晨阳看来,有些汇报其实就是一个借口,主要还是想接近一把手。

这些人当中,有的人当然是瞄着市长的位子,有的人却是瞄着其它的职位空缺。不妨假设一下:就算由常务副市长罗天增接任市长吧,接下来,谁来接常务副市长?好,就算是由邱国明来接常务副市长吧,接下来,谁又来接邱国明的市委常委、副市长?好,就算副市长王迪能进常委吧?好,接下来,谁又来接替王迪的空缺?如果是从局长当中提拔一个副市长,但局长的位置又出现空缺了。

总之,动一个,可能就会引发后面一连串的变动,这就是“提拔一个,带动一串”。

谁不希望自己是那“一串”当中的人?

胡晨阳也觉得,应该考虑新市长人选了,“党政一肩挑”的情况,只能是特殊情况下的安排,时间拖长了,弊大于利,自己干着太累,吃力还不讨好,还挡别人的路。

所以,胡晨阳给刘家麟打了电话,先是简要汇报了一下工作,然后,谈到了新市长问题。

刘家麟道:“晨阳,我知道你的意思。哎。你跟我说实话,如果确定就地提拔。你认为谁更合适?”

胡晨阳明确地道:“第一人选,我觉得还是罗天增。”

“第二人选呢?”

“周义文。”

“有没有第三人选、第四人选呢?”

胡晨阳一怔,意识到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了。

胡晨阳道:“刘部长,省委有了其他的考虑?”

刘家麟“恩”了一声,这才道:“人还是你们郧城市的人。有人提议邱国明。”

“邱国明?”胡晨阳沉默了。市委常委中,有三人来自二汽:罗天增、周义文、邱国明,这三人中,胡晨阳明显更倾向于罗天增或者周义文,还真没过多考虑邱国明。

刘家麟道:“前几天,关书记跟我提了一下邱国明。”

“怎么会呢?”胡晨阳道,“论能力。论口碑,罗、周都强过邱啊。”

刘家麟道:“这个我相信。哎,你跟邱国明,有没有什么矛盾?”

“这倒是没有。”胡晨阳道。“我就是觉得,罗天增这个人确实不错,让他上。更理想一些。”

刘家麟道:“好吧,我再跟关书记谈谈。”

“好。”

放下电话,胡晨阳陷入沉思。

胡晨阳知道,这次,他让刘部长为难了。邱国明既然是省委一把手提出的人选,想要否定,难度太大。搞不好,还会影响刘部长跟关书记的关系。

现在,只能等结果了。

正如胡晨阳预想的那样,刘家麟也很为难。那天,关国富给他打电话,先是提到郧城市发展势头不错,赞扬了胡晨阳几句,然后才道:“长期让晨阳同志党政一肩挑,也不是办法,真要累坏了晨阳同志,乔书记对我有意见了,呵呵。”

“是,”刘家麟道,“关书记有没有人选?”

关国富道:“邱国明怎么样?”

当时,刘家麟也有些意外:怎么会是邱国明呢?

刘家麟也没提出异议,关书记不会轻易开这个口,既然他开了口,就一定有他的考虑,接下来的事,就是按关书记的意图走下去,让邱国明顺利当选郧城市市长。

刘家麟估计,胡晨阳听到是邱国明,也会意外。

果然,胡晨阳明显不认同邱国明。

换作别人,刘家麟会做些工作,最后还是要按关书记的意图走。

但因为是胡晨阳,刘家麟必须格外慎重。他相信,既然胡晨阳不认同邱国明,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至少,胡晨阳提到的“第一人选”、“第二人选”,都比邱国明要强。

现在,刘家麟也很想知道,关书记为什么会重点考虑邱国明?有没有其他因素?

这个“其他因素”,才是最复杂,最难把握的。

第二天,刘家麟去见了关国富,道:“关书记,上次,你跟我提到郧城市,提到了邱国明,昨天,我跟胡晨阳吹了一下风,他有些意外。”

关国富当然也明白,所谓“意外”,是一个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表明胡晨阳不认同邱国明。

沉默了一会,关国富道:“邱国明,是汪定波打了招呼。”

刘家麟“哦”了一声,也沉默了。

现在,刘家麟真的很为难了。

汪定波,政治局委员,既然他出面打了招呼,关国富不能不给面子。

而且,汪定波是“二汽”走出去的干部,是“二汽”的标志性人物,他“过问”一下郧城市的人事安排,也不难理解,谁没有几个关系好的老部下呢?

有没有可能不给汪定波面子呢?难!毕竟身份摆在那,政治局委员,那是属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序列的。

再说,谁知道关跟汪又是什么关系?没准,是关先请汪举荐人,汪才提了邱国明,反过来,关又不给汪面子,那说得过去吗?

还有,邱跟关又是什么关系?是不是邱已经搞定了关?

……

一时间,刘家麟脑子里转了很多念头。

还是关国富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市长人选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