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火凤凰>第五十章 谁是卧底,最后一课
叫李玉琼的女孩儿,然后第三名、第四名……第二名的成绩是512分,第三名的成绩5o4……最后一名也是一个女生——338分。

班级平均成绩4o5.

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苏可道:“大家的成绩,都很不错!等下放学,大家都来领成绩单,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一看……接下来呢,就是每一个学期的保留节目了。最后一课!”苏可说完,就稍微一顿,看着大家。过了一会儿,才是开口,道:“愚昧是谣言的土壤,盲目是谎言的市场,不思考是最要命的刑场……这一节课,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个话题——如何分辨是非、虚假、如何分析、认定一件事情!”

开门见山。

苏可直接开始讲……

“什么样的谎言、谣言,最容易让人相信?”她提出了一个问题,说:“有关的分析方法,策论课你们都在学习。我就不具体的讲……”她的确也没有“具体”的讲,只是讲了一个“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来给大家说明问题。一个令人信服,能够让众多人相信的“说辞”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

第一是要足够的“简陋”,即不需要逻辑上的自洽,不需要想的太多,内容也要足够的简单;

第二是要足够的“低级”,不要认为自己看着、听着根本就是扯淡,就骗不了人。实际上,这样的“说辞”最容易骗人;

第三是一定要找准定位,要骗谁,让谁信。

第四……

“我们这里再来说一个很知名的成语——纸上谈兵。”

一一的分析过后,苏可就开始讲第二个故事。下面的同学除了个别的,实在是不喜欢上课之外,剩下的都是很喜欢“讲故事”的。苏可道:“这个故事,说的是赵国的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历来,人们都认为赵括是一个没有本事,夸夸其谈之辈。他们认为,如果赵括不代替廉颇的话,那么结果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秦也许就不会一统六国。可是,事实真的如此么?不是的,只是看《史记》的记载,便知道。”

“读《史记》的人很多,但注意这些的,却很少。”

“……”

“当时,老将廉颇驻守边陲,和秦国将领生了摩擦——注意,当时这个将领并不是武安侯白起,而是另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廉颇当时占据了地利,又是险关又是要塞的,却被人家连连破关,最后打的无险可守——这才是赵国换将的原因。而能换上的,就只是赵括,可以说赵括是接了一个烂摊子。”

“我们不知道赵括有没有本事,毕竟之前没有显示。但这样的失败,却是预料之中的!谁去谁失败。如果是之前的情况……”

说到这里,苏可一转手,手里的粉笔在黑板上随意的勾勒,竟然是勾勒出一段山河。并且还标注了当时廉颇修的要塞,秦军的进攻路线等等。地理这一门课程的强悍之处,在这一刻彰显出来,而下面的同学,尤其是男同学,都不由兴奋起来——打仗,无论是古今中外的战争,都对男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这里……秦军要进攻,只能从这里走。这是一个山谷地形,粮草辎重的运输,对交通的要求很高。我们可以看到,廉颇第一次修的要塞在这里。这里是……”修长的手指在黑板的地图上一点。

黑板出“吭”的一声。

“我们现了什么?”

苏可问了一句……

下面的同学,都不禁思考。暖暖也不禁思考,按照地图上的态势分析,当时一开始是大利于赵国的,只是后来廉颇却是一道要塞一道要塞的拱手让人,一边依托要塞防守,一边后退,再后退,终于达到一种无险可守的境地——没有人知道当时的情形究竟是什么样的,但史记中的一些细节,却是这么说的。

那么……依托要塞都抵挡不住秦军的廉颇老将军可就……啧啧。失败的原因不论,但这样的情况下,换将是必须的了。

败一次、两次,情有可原……可一直丢了赵国所有的屏障,你说你廉颇是本事有问题呢?还是和秦国暗通曲款呢?

是个人就会这么想!

这是秦国人的离间?

如此逐一的一剖析,这种说法就是“见光死”——好吧,暖暖回想一下这堂课开始之前的天真,感觉自己似乎也是个傻得。这是一个很低级的谎言,它都不需要掩盖什么,只要挑动了一个人的情绪,然后你的眼睛、耳朵、心灵都会被这一股情绪遮蔽,再也看不见什么。这边是谣言的真谛——话说一个屡战屡败,毫无战斗力的老将,秦人是傻了还是逼了,非要再换一个将领呢?

赵括?是,赵括是没有过像样的战绩。可是这样一个没有前例可寻,无法参考其性格、手段的人代替廉颇,真的是个好手段?

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日了狗了了。

明明胜卷在握。

何以要弄一个变数上来?

离间是站不住脚的——暖暖沉吟着,想着。苏可道:“讲了这两个故事,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当我们要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一定是不能人云亦云的。而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更不能跟着小说走……《杨家将》里的潘仁美,《水浒传》里的西门庆。武大郎、潘金莲……这还是好的,最惨的一个是《


状态提示:第五十章 谁是卧底,最后一课--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