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青春校园>神话传说>【人祖】

黄陵县桥山脚下,先后出土的三枚“人祖”,除两枚被打碎外,保存最完整的一枚是宋代“瓷祖”,凡前来谒陵拜祖的专家学者,研究人类生殖崇拜的国内外专家教授,都要求亲眼看一看这枚宋代瓷祖的精湛制作。

什么是“人祖”?

所谓“人祖”,就是男女生殖器。有男祖、女祖,统称“人祖”。因时代不同,制作的材料也不一样。有石祖、陶祖、瓷祖、泥祖、木祖,还有能吃的“面祖”。这些“祖象”蕴藏着一个人们的意想不到,极为严肃有趣的故事。

在远古时代,人类为什么要把男女生殖器作为祖先来崇敬呢?甲骨文中,“祖”字的写法是“狻保传说到黄帝时期,人类结束了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才开始制日月之得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所以,仓颉在造字时,就给“狻弊旨印笆尽迸裕成为今天我们常用的这个“祖”字。

人类开始把男女生殖器作为祖先崇敬,在当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其实,这是非常进步,又有科学道理的。并非出自于愚昧无知,更不是低级下流。因为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类过着群居生活,生下孩子只认识母亲,不知父亲。人类初级社会面临着两大使命:满足生活最低需要和自身繁衍延续。前者依赖用石头、木棒狩猎;后者依赖自身繁衍。他们粗浅懂得男和女,公和母,通过“**”,就能生儿育女,不然,人类就绝种了。因而,他们对于男女生殖器非常器重,及于达到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步。黄帝制作衣裳时,人们周身穿衣不穿衣无关重要,首先要在腰间吊一块兽皮,遮盖住男女生殖部位,一是保护,二是遮羞。后来发展到女的不仅腰间吊一块兽皮,还要遮住两个**,也是为了保护,那时人们还根本谈不到美是什么。所以,民间流传说:“男人们一块布,女人们三块布。”就算遮体了。这种对两性关系的初步认识早在伏羲氏时期就有了。伏羲氏创八卦,比黄帝统一三大部落还早1600年。他所画的八卦符号,按郭沫若生前解释;阳爻(--)代表男祖;阴爻(--)代表女祖;所以生殖崇拜不仅在我国是这样,在外国同样也是这样。古希腊就把“人祖”作为崇高象形搬上舞台,十多个演员抬着薛大的“男祖”模型,欢呼跳跃,载歌载舞。日本的鹤见神社在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日,一男一女,均带假面具,男者名为于鹤,前腹吊着用稻草作成的二尺长的男性生殖器,女者名为龟藏,腹部鼓起,做怀孕状。表演过程中,于鹤双手持生殖器,指向龟藏(女人腹部),观众鼓掌欢笑。这种祭祀活动一般都在正月七日或插秧季节举行。

在我国现在还可以看到:乡间老人死后,用纸折叠一个三角形状的纸牌位,上边写着父母名字,放在灵堂中央作为灵位祭奠。其不知这三角状的牌位就是“人祖”的形象。后来由三角纸牌位发展给老人坟前树立圆头石碑。碑座代表“女祖”的形象。这都体现了“人祖”的象征。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教堂,有圆屋顶的,有尖屋顶的,有三角门窗的。据说,这也是神圣不可侵犯,至高无上的“人祖”象征。我国唐代的宝塔,汉代的土冢,近代的碉堡,黄土高塬的窑洞,三角瓦房等,都代表着人“人祖”一定的涵义。还有直观表现“人祖”的:如福建省泉州市的“石笋”,有5米高,是一具完整的男人生殖器,在旧社会一般男的不约女的去看。

据说北宋时泉州太守怕伤风败俗,在北宋大中祥符四年把它击倒,打碎成七节。当地群众暗暗把打碎石节埋藏起来。到了明朝又恢复起来。1983年泉州文物部门考查这一遗迹时,在原地基持之心挖出两颗椭圆形石蛋,经鉴定就是“石祖”的gāo_wán。陕西省宜君县南城的“郎山和妹山”遥遥相对,郎山的“石祖”端对着妹山“石祖”的清泉水。男石祖只有一丈多长,有水桶那么粗,上边可骑四五个放羊娃玩耍。据当地民间传说,郎山和妹山到了夜间,两山就悄悄相合,天亮时,两山又缓缓分开。郭沫若生前去延安参观,路过宜君县停车视察了这一遗迹。可惜,1958年*年月修公路时,全被炸毁了。如今只留下“郎山和妹山”的传说故事。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人祖”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意义,被贬为“低级下流”,取而代之“人类文明”。到了封建社会,“人祖”又被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利用。从此,“人祖”就彻底失去了它原来崇高的、伟大的涵义,成为封建统治者愚弄人民工具。相继出现了修庙宇、建寺院,到处建有“娘娘庙”、“圣母庙”。每逢四时八节,烧香拜佛,祈儿祈女,进贡还愿。

“人祖”彻底变成了骗取劳动人民钱财的工具。陕西有个地方戏叫“张连卖布”,其中有段唱词就讲了“人祖”这件事:“曾不记,四月八,娘娘庙上祈娃娃,出了纹银四两八,和尚给了个泥*(男性生殖器),吃到肚子没顶啥,三年还没生下娃……。”封建社会有钱有势的人,一生要娶几妾,由于年纪过大,失去功能,娶下小老婆三五年怀不上孕,唯一希望是去“娘娘庙”上香求神,祷告王母娘娘祈讨一个儿女。庙院和尚投其所好,暗暗烧制了大量男性生殖器(还有泥的、面作的)每逢前来祈儿祈女的民间小媳妇、阔人的小姨太太,为了骗取更多的银钱,等你上香完毕,施了大批银钱,和


状态提示:【人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