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青春校园>神话传说>【《太极图》的由来】

从目前对飞碟的研究情况来看,大致有两种方法、两条思路:一是“共时”的研究;以自然科学方法为主,研究的范围主要是物理世界。二是“历时”的研究;以人文科学、综合性科学(包括气功、特异功能等)为主,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人类和超人类的文明形态。从宏观上讲,两者不能有所偏废。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后一种方法,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太少了,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现象。飞碟是什么?要揭开这个宇宙之谜当然离不开自然科学,但是眼下自然科学方法所遇到的挫折,提醒我们除了研究作为物理现象的飞碟外,还要注意研究自己的文明历史,其中尤其是巫术和神话。它们作为我们今天文明的原型,是否还隐藏着什么秘密。

本文拟从中国古代的神秘图式《太极图》入手,尝试着探索上古文明与外星文明的关系,并就证于各位专家同仁。不过,囿于本文的主题。这里不可能对《太极图》进行详尽的阐述;所述太极、八卦,只用作佐证。至于《太极图》的玄奥之处,当然不是几千字所能深谈的。

一、《太极图》古说

太极图,又称《先天图》或《天地自然之图》,是中国上古文化中最神秘的一张图,也是众说纷纭,争论最激烈的一张图。

虽然《周易·系辞传》中已明确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但汉代以后所传的《周易》、都不曾附有《太极图》,直到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太极图》,并有“先天”、“后天”之分。后来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根据陈抟所传的《太极图》写了一篇《太极图说》,发挥了《周易》的观点,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哲学思想。到了朱熹撰写《周易本义》,才正式将《太极图》附在《周易》前面。但也正为如此,朱熹受到了一些易学正统派的严厉的批评,指责他离经叛道。其实,朱熹是聪明的,他已经看出,离开了《太极图》,《周易》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占筮书册,根本够不上列群经之首。这其间,真正对《太极图》有精辟研究的首推理学家邵雍。据邵雍说,先天《太极图》为伏羲所画,后天《太极图》为周文王所作。并指出“伏羲之易,初无文字只有一图以寓其象数。而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朱熹则认为《太极图》源自汉朝炼丹士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后来的易学大家胡渭也说:“太极图取《参同契》之月体纳甲。二用三五,与九宫八卦混而一之者也”由此看来,《太极图》的一个间接来源是道教,似乎是没有太多疑问的。但是,它的源头在哪里呢?它是否真象《周易》和道教所说的那样,是伏羲所作的呢?

二、《太极图》今说

美国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文明是萨满式的文明。他在详细考察了中国上古文化后指出:“经过巫术进行天地人神的沟通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征。”而《太极图》显然具有浓厚的巫现文化特征。但是,能否进一步假设,《太极图》是中国上古巫现文化的总纲、源头?因为《太极图》所显示的阴阳、消长、动变、灵性信息等等特征,无一不是构成中国上古巫现文化的基本原理。而且《周易·系辞传》中反复申说“研几”、“见几”、“知几”、“知微”、“察来”,以通天人之际,尽宇宙之妙为总纲,似乎表现出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萨满式”文化的特征。

现在,我们将《太极图》和巫现文化联系了起来,巫现文化在对待人和自然方面,有它自己独特的手段,那就是巫术。我们知道,大多数巫术是直接和特异功能连在一起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虽然行之有效,甚至有巨大的神通力量,却无法纳入当代自然科学体系。这一特点和我们目前所掌握的飞碟现象基本一致。法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也注意到巫术问题。他在《野性的思维》一书中说:“如果我们想把巫术归结为技术和科学演进中的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话,我们就会失去理解巫术思想的一切可能”。他认为,我们应当把巫术和科学”比作获取知识的两种平行的方式”。那么,这个和科学平行的巫术,它的真正的渭头在哪儿呢?

1.《太极图》和伏羲《周易·系辞传》中有一段话十分重要:“古者包羲氏(伏羲)之王在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同时又指明,伏羲时代,还是“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的时代。从考古学上看,这时期尚处于迫于自然力量,穷于应付的原始部落状态。就是这样一个时代,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和技术手段去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作如此玄奥的八卦太极图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传说中的伏羲其人吧。

伏羲,又写作伏牺、包羲、太昊、太等等。《帝王世纪》中说他是“大昊帝包牺氏,……继天而生,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者,象日之明,是称为太昊。”

据今人考证,伏羲的“伏”为表音字,按上古音应当读为“溥”,“溥”就是伟大的意思。所以,伏羲也就是“伟大的羲”,而这位“伟大的羲”又正是先秦典籍中的东方之神(太阳神羲和);也就是说,伏羲实际上可能和太阳或者东方的某一星座有关。从史籍上看,伏羲又与


状态提示:【《太极图》的由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