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宫。

来之前,沫寒原以为是问自己的罪,毕竟香料出自她手中。没想到到了寝宫内才知,确是问罪,而问的却是敬妃之罪。

帝君居于高位之上,脸色阴沉到极致,眸光散发出灼灼的火焰。

不远处,帝后和云贵妃端坐在一旁,神情严肃,面色上不见一丝喜色。

而敬妃则安静的跪在堂下,那面容憔悴,满是泪痕斑斑痕迹。

殿前,公公刘德全趋身禀告后,回到帝君身旁伺候。

紧跟着沫寒躬身行礼,语气平静无波,“臣妾见过帝君,帝后。”

很快,沫寒起身落座于云贵妃一侧。

话音刚落,帝君冷冷瞧了瞧敬妃,眉目尽数冷意,“本帝如你所愿,找了贤贵妃过来,你现在该好好交代给宸妃下毒之事。”

顿时,沫寒明白过来。看来,敬妃以为宸妃中毒是自己的计谋。

一见沫寒,敬妃气得牙根痒痒,哭诉起来,“臣妾是对宸妃专宠而不满,可臣妾并未动过锦盒里的香,更不知失心散为何物。请帝君明察,切勿受了小人蒙蔽。”说到最后一句,敬妃双眸紧紧盯着坐在一旁的沫寒。

敬妃意有所指,下毒之人是贤贵妃,任谁也看得出来。

的确,香料一事牵连四个妃嫔,分别是雅妃,宸妃,敬妃,贤贵妃。而雅妃伤了容颜;宸妃中了失心散;敬妃自己又被冤枉,唯有贤贵妃安然无恙。

事到如今,敬妃不疑心贤贵妃,又疑心谁呢?

听后,帝君还未说话,帝后跟着便怒问,“胡说!宫中人人皆知那香料出自贤贵妃之手,一旦宸妃妹妹出了任何事故,贤贵妃定然是被怀疑对象。这么做,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帝后虽是质疑的问话,不过细细听来,倒也是一个给敬妃诬赖贤贵妃,从而摆脱自己嫌疑的好机会。

好在跟着帝后身边日子不短,敬妃自然了然帝后用意,顺着话锋说了下去。

敬妃眼圈红红,一行清泪滑下,“帝君,您还记得当年太祖虞美人冤案吗?”

虞美人冤案。

太祖时期,如妃受宠,德妃送出香袋给如妃,诬赖虞美人,导致虞美人白白被冤死。多年后,德妃故技重施,太祖才惊闻真相,追悔莫及。

敬妃,还不至于太蠢。闻言,帝后,唇边勾勒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她倒要瞧瞧北宫沫寒如何辩解。

提及太祖虞美人冤案,帝君有过片刻迟疑,转而望向沫寒,目光中不乏怀疑神色。

眼见帝君生出怀疑,敬妃又温然道:“那日,帝后宴请宫中诸位姐妹赏花,席间,宸妃提出让贤贵妃亲自为其制香。堂堂贵妃,竟为妃子亲自制香。或许正因为如此,贤贵妃一时心生不愤,才借着给宸妃制香机会下了失心散。”

当下,帝后还煞是惋惜附和道:“沫寒妹妹,你怎么这般糊涂啊!”

那一刹,沫寒站起身,也跪了下来,浅言细语,“臣妾听完敬妃一番话,实在不得不称赞敬妃想象力极佳。连帝后都信以为真了。”

这一句,帝后脸色瞬间不太好看,仍旧故作坦然,“听沫寒妹妹的意思,已有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

仿佛无意一般,神色间却是深以为然,沫寒缓缓道:“不满帝君,臣妾也听闻过太祖虞美人冤案。因此生怕遭人诬陷,多留了个心眼。故而替宸妃制成香料那日,特意请了太医院的几位太医共同检查过,并协同在场,再交由芳庭殿的小太监。”

这等缜密心思,教在场的人都不得不感到诧异。

帝君又唤来几位太医,结果证实贤贵妃所说属实,帝君听后,更是亲自扶起贤贵妃。

出于帝后坚持,帝君又唤来送香料的太监。

小太监一进寝宫,扑通一声跪下,整个人伏在地上,“奴才见过帝君,帝后,各位娘娘。”

帝君眼眸微敛,冷冷道:“将你那日所见所闻,一字不落全说出来。”

闻声,小太监还未开口说什么,帝后又连连补充,“殿前问话,不容你有半分造假,倘若你有半句虚言,本后第一个饶不了你。”

那话里隐隐威胁意味,小太监听到不由地更加害怕,浑身不断发颤。

帝君无意瞟了帝后一眼,并无他话。

小太监不敢抬头,低低的交代全部,“奴才奉命替宸妃取香料那日,贤贵妃娘娘确实找了几位太医验证后再交由奴才。只是……只是回去的路上遇见在御花园休憩的敬妃娘娘,娘娘拿了锦盒,又打开瞧了瞧,还问了奴才一句,“这就是贵妃为宸妃制成的香料”。帝君,奴才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假话。您若是不信的话,大可以询问敬妃娘娘的几个宫女。”

话刚刚说完后,敬妃气急败坏,指着跪在身旁的小太监厉声道:“你这个下贱的东西,竟敢在帝君面前造假!肯定是谁收买了你,硬是让你们来祸害本宫。”

“退下!”

帝君屏退小太监,懒得再去瞧敬妃一眼,只朝外吩咐,“马上传敬妃的几个宫女。”

不一会儿,宫女们纷纷跪了下来,说了一遍和小太监一模一样的说辞。

一番听下来,帝君怒火难平,满眼掩不住的厌恶,“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适才颜汐柠一直为敬妃说话,这会也安静了下来,转过眼不再多看敬妃一眼。

敬妃跪着不忘拽着那道明黄的衣袂,放声用力哭泣,声音听来满是无辜而悲戚,“帝君,臣妾冤枉啊……”

闻言,帝君蹙


状态提示:第162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