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穿越重生>浴火重生西路军>第八十章 厉兵秣马
狗日磕上了!情报上说了,你妈穷的快穿不上裤子了,几个师团抽得就剩下空架子了还敢来叫阵,你妈就是欠扁!

这不是几天功夫俺们精锐的32师、40师等功勋部队就紧急增援过来了,94团甚至布置到了张鼓峰上。哼,看着远处雨中繁忙的港口,看着一辆辆坦克、汽车、炮车开往集结地、想着山谷洞库里整齐码放的各种物资,不由得上将同志豪气冲天,眼前浮现出矮小丑陋的黄皮猴子在钢铁洪流面前不堪一击、跪地投降的精彩画面。你妈再牛呀?俺们打得是实力!

一声尖锐的汽车刹车声打断了梅赫利斯上讲的思绪,他看到别墅外停下一辆高尔基汽车厂去年独立设计开发生产的轻型越野车gaz61,远东军区参谋长什捷尔恩军级指挥员(中将)拿着一份通信记录走进院子。

梅赫利斯对这个工人阶级出身、纯正俄罗斯血统、很早就投身苏维埃革命、工作朴实认真、为人谦虚忠厚、有丰富战斗经验和指挥水平的高级将领很尊重,笑着迎上前去,握着他的手说:“亲爱的什捷尔恩同志,你的勤奋打扰了我对远东美丽景色的欣赏,你们生活的这片地区真是迷人。”

脸上挂着雨滴身材粗壮的什捷尔恩赞同地说:“是的,上将同志,这里是不同于欧洲的远东,对我们来说我们的责任就是保证这美丽安宁的生活不被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所破坏。”

“你呀,三句话离不开本行,走,进去说吧。军级指挥员同志,我们的装卸速度必须加快,英雄的红军部队应该更多的推进到法西斯面前,而不是停留在这里装卸物资。”

“是的,上将同志。我也正为这件事情着急,我们在前方的力量单薄了些,尤其是在新占领地区的力量没有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对面的日本19师团不是已经撤离了吗?一个野战加强步兵团还不足以震慑住对方的边境守备队?”

“是的,上将同志,情报显示敌人的主力已经撤离,但他们依然留下了不少与一个联队的野战部队和大量的技术兵种,随时能够对我占领区实施反攻,加上敌人有铁路运输的便利,短时间内可以增援几倍的力量,所以前方会陷入被动之中。”

“我们前段的行动并没有引起法西斯分子的激烈反应,我个人觉得他们已经不得不接受我们对边境走向新的认定。你认为法西斯军队会冒着失败的风险对我们发起进攻,是吗?”

“目前表面上看,他们并没有大规模集结兵力的行动,但是法西斯分子对外扩张的野心让我们不得不做好战争的准备,而我们的前方似乎没有准备好。”

“你的这个认识和斯大林同志对苏日关系的判断是一致的。正因为我们认识到了法西斯对伟大苏联的重大威胁,我们早在35年开始就逐步增强远东军区的实力。你的手里现在有将近30万部队,1200多辆坦克、1300多架飞机,上百艘舰艇,就是用来防范法西斯分子的。我和斯大林同志都认为在如此强大的力量对比面前,法西斯日本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我同意您对苏日边境地区总体形势的判断,但我认为我们是总体占优,局部不利。”

“你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

“上将同志,我们远东军区分布在几千公里的边境线上,在图门江、乌苏里江、黑龙江、额尔古纳河流域与法西斯分子对峙,分散到每一个具体区域我们并没有明显优势。去年6月的棒槌岛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的炮艇被击沉却没有给予严厉的惩戒助长了法西斯军队嚣张狂妄的侵略野心,此后东部地区各种边境冲突事件频繁发生,法西斯分子似乎一直在寻找进攻伟大苏联的借口和突破口。”

“是的,日本法西斯是侵略性极强的民族,从上个世纪末期以来连续打败腐朽没落的满清王朝、反动军阀张学良和罗曼诺夫王朝,把势力扩展到了黑龙江流域。一个资源贫瘠、人口有限的岛国妄想成为亚洲的领袖、东亚的霸主,只能不断地侵略扩张,掠夺土地、人口和各种矿产资源。我们伟大苏联的广袤、富有一直在它贪婪目光的注视之下。

苏维埃刚刚成立的1918年他就伙同英美占领海参崴、并且一直攻打到外贝加尔湖地区,直到22年才撤回,至今仍然霸占着萨哈林岛南部。这只野心勃勃的饿狼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妄想扼杀**苏维埃政权的参与者和急先锋,是伟大苏联在远东最大的威胁。

以前我们生存环境很恶劣,工业基础薄弱,军队现代化建设没有成型,所以我们一直在忍耐,甚至有些纵容他对中国的侵略,这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为此斯大林同志背负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党内元老的非议和指责。但现在看来,斯大林同志的做法是正确的,我们争取到了时间,建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军队的现代化装备大量列装,你们远东军区装备的都是红军中最先进的武器。我们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是该扬眉吐气、保持强硬立场了。

斯大林同志多次告诫我们要提放这只疯狂的野狗,要在适当时候给他沉重的打击,展示出红军超长的实力,彻底断绝他侵略的野心。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给他狂妄的19师团致命的打击。”

“可是斯大林同志似乎并不希望我们与日本在这个时候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对抗,他只关注法西斯在冲突中表现的态度和战斗力。我想我们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应该体现出这一思想,就是有节制


状态提示:第八十章 厉兵秣马--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