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穿越重生>浴火重生西路军>第五百二十三章 秘密协议
改造、人才培养,中国自己制造的大炮、坦克、飞机就能投入使用。

当然这是最乐观的估计。仅仅依靠中国自己艰苦奋斗、闭门摸索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德国、美国这样的工业强国给予设备上、技术上的支持。蒋委员长和我本人都希望德国继续执行因战争中断的建设规划,欢迎德国资本、技术人员来中国指导工业建设。”

见陈海松委婉地绕开了对苏联作战的敏感问题,知道在中国国力足够强大之前聪明的中国人是不会主动招惹苏联的。不得不把话题转回到欧洲,问道:“凯特尔上将说了许多你对德军战术的不同看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你对德军的现状似乎并不认可。”

“虽说我来自落后的东方,但我知道军事应该随着工业、科学的进步而进步,应该用人类最新的设计发明提高其机动力、防护力、精度、威力。诸多兵种紧密协调,共同构成高速突击、立体打击、强调进攻的现代化武装。德国军队在这一点上无疑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日本、英国、法国、苏联都是一战时的战胜国,可能是和平主义的影响,也可能是对自己的战绩很是自信,20年来除了火力有所增强,军队的结构、攻防战术没有质的变化,远远落后于富有创新精神的德国。满足于过去的经验、战术、装备他们肯定是会吃亏的。

当然德国是开拓者,也没有经历实战的检验,在组建过程中难免存在理想化的地方、考虑不周的地方,我已经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提出了客观的改进意见,我其实很羡慕德国的经济实力、制造水平,可以打造这样一支陆上雄狮。我的国家将来也会向这个方向发展的。”

“你不必顾虑什么,他们对你的建议很看重,我很想知道国防军的真正实力到底如何。”

“我理解你的心情,任何一个政治家在做出政治冒险的时候肯定都是彷徨不安的,但当他拥有一支可以忠实执行国家赋予的政治使命并顺利实现政治任务的军队。他就会底气十足,幸运的是你就是这样的政治领袖。你拥有当今世界所有领袖羡慕的最有纪律性、战术素养最高、装备最精良、组合最科学、战术最先进、意志最顽强的强大的武装部队。

我和凯特尔上将、博克上将、弗里契上将进行了针对波兰、法国的图上战役推演,最大距离连续攻击前进的实兵演练,虽然暴露出一些问题,却证明装甲突击集群在空军掩护下对欧洲任何地方发动一场针对一国的战争可以在一个月内毫无悬念地取得压倒性胜利。

糟糕的是德国在欧洲是孤立的,他面对的是英法为首的庞大军事联盟的包围。德国因为地域、兵员、资源的限制同时面对多个国家的联合打击很难取得决定性胜利,一旦陷入僵局或某条战线出现失利必将陷入整体被动,再次上演一战时两面作战、力竭而败的悲剧。”

“不,历史不能重演,国防军必须确保始终控制战场主动权。”

“是的,一个伟大的征服计划必须要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战略上不能树敌太多,力量不能随意分散,东西两面只能选择一个打击目标,把国防军主力汇聚成一个铁拳击碎一个再解决下一个,没有价值的目标应该放弃,任何时候都不要陷于两面作战的被动形势中。

古德里安将军称之为闪击战的快速突击、强力包围、迅速解决战斗的作战方式是德军的伟大创造也是军事思想的重大发展,地面的面对面的攻防厮杀变成了没有明确前方后方快速立体的速战速胜模式,欧洲老式军队在高速突击的钢铁洪流面前很难做出有效的拦截。

我在装甲十六军进行了三天的观摩和实兵对抗演习,应该说德军的这一战术已经成型,完全可以实现元首的欧洲计划。战术上再加强诸兵种协同演练,对部分装备适当改进即可。”

“你的评价如果不是虚假的恭维,我会很高兴,你说还需要对装备进行改进,据我所知德军大规模研发装备虽然只有四五年,可军工企业一直没有放弃新技术的研发与储备,加上美国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福特汽车等军工项目70多亿美元的资金扶持。技术很先进。

法本公司获得了杜邦公司氯丁橡胶和飞机防爆剂的技术,从美孚石油公司得到飞机专用汽油技术、坦克润滑油技术。电报电话公司参加了新型飞机的研制,提供了最先进的飞机发动机、无线电通讯技术。在美国财阀支持下德国的装备应该是欧洲最好的。”

“是的,十六军中的坦克、火炮、汽车、自动武器无疑都领先于注重军工生产的苏俄,当然更加领先于英国、法国,但德国军队没有经历没有经历战火的磨砺,装备也没有在战场上充分检验,西班牙内战过去了三年,德国的装备已经被其他国家所熟知。有了反制的手段。

因此一支希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军队必须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比如坦克虽然很强悍可他怕火,因为它使用的汽油,他很怕直瞄火炮,因为他皮薄,他很怕地雷,因为他的履带很脆弱。为了避免战场的无谓损耗就要考虑到现代工业的进步,不断用新技术改进他的性能。

德国的敌人也都是工业强国,制造能力一点也不比德国差,一旦发生战争和平主义就将不得人心,动员起来的军工部门肯定会生产出新式装备大量列装陆海空军。德国一方面要通过快速闪击战在敌人没有完成战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三章 秘密协议--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