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大宋开发商>第六十四章 抬着棺材示威
偿少,所以就来个恶人先告状,想乘机讹诈些钱财罢了。对待这样的人,你说我应该怎么办,所以我就给他来个置之不理。”

真宗皇帝听了道:“陈长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把其中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些。”

于是陈长洲就把王老大告状的事情经过仔细的说了一遍,讲完又补充了一句道:“陛下,依微臣看来,那个王老大纯属刁民一个,对待这样的刁民就必须严惩,否则人人效仿起来,这岂不就成了姑息养奸。”

还没等真宗皇帝说话,李迪道:“陈大人,你说的话可不对!”

陈长洲争辩道:“李复古,我向陛下陈述事情的经过,有什么不对的?”

李迪道:“不错,你向陛下陈述事情的经过没错,可是你不应该张口一个刁民,闭口一个刁民的。你这先入为主的态度,难免会影响你对案情的审理。”

陈长洲不服气的道:“王老大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不是刁民是什么?”

李迪振振有词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百姓都是万岁的子民,应该一视同仁,何来的刁民。再者咱们万岁经过多年励精图治,打造出了如今这太平盛世,天下没有战乱与饥荒,民众得以安居乐业,可是却有些不法之徒,为富不仁、仗势欺人,强取豪夺,视生命如草介,敛那不义之财,你陈长洲做为堂堂的一府之尹为何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陈长洲道:“李复古,我陈长洲自问做的正,行的直,对开封府的治理不敢说是鞠躬尽瘁,那也是明察秋毫,这位王老大,已经得到了高额补偿费,却还在狮子大张口,纯属敲诈勒索,这样的人不是刁民,是什么!”

李迪冷笑道:“哼,大唐时期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百姓是水,君王是舟,水宜能载舟,也能覆舟。你这样轻视百姓,居心何在?”

真宗皇帝一听,怎么这事情越扯越大呢,再往下说,那还了得,便道:“两位爱卿何必为此事斤斤计较。大家都少说两句吧。我看那个什么王老大不是已经得了高额的补偿费了吗!一会就派人好言相劝让他将棺材抬走了事。”

陈长洲听了点点头,退了下去。

李迪却又向真宗皇帝举了举勿板道:“陛下,这事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

真宗皇帝道:“这又是为何?”

李迪义正辞严的道:“陛下,昨天的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可以说是满城风雨,开封府人尽皆知,不了了之如何向百姓交待,有那不明真相之人,势必以为臣等没有尽到治理国家的己任,不利于惩恶扬善。”

听话听音,真宗皇帝听了李迪这番话,仔细品了品。哦,原来你这个李复古是拿这话挤压朕的,如果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那就是说朕没有尽到己任。想到这里真宗皇帝玩了个踢皮球道:“那么依你李复古之见,这事应该怎么办是好。”

李迪道:“陛下,依臣之见这事必须要彻底追查一下。”

真宗皇帝道:“追查什么?”

李迪道:“追查那在冰柜街施工的建筑商丁犍。”

真宗皇帝道:“据陈长洲所言,那丁犍已经给了死者家属的补偿费,而且还是高额补偿的。”

李迪道:“陛下,微臣的意思是说追查丁犍隐瞒不报之罪。”

真宗皇帝沉吟道:“这个丁犍怎么隐瞒不报了。”

李迪道:“不错,建筑工地发生伤亡事故是常有的事情,可是既然死了人,就应该先报官府得知。那丁犍却自行以棺椁收殓,擅自处理,试问谁给他这么大的胆子,那里来的这么大能量。”

真宗皇帝不以为然的道:“李爱卿,丁犍一个小小的建筑商能有什么后台?”

李迪扯着嗓子道:“陛下难道你忘记公主出家的一事了吗!”

李迪这番话勾起了真宗皇帝沉淀在心底之事,对呀!丁犍不就是参政大臣丁谓的侄子吗,好你个丁犍害得公主出了家,现在又弄出了这么一挡子事情。想到这里真宗皇帝撩起眼皮向大殿两侧看了看,故意慢声慢语的道:“丁公言来了吗!”

此时丁谓正在心里骂李迪呢,恨不得将这位李复古先生的祖宗八代都翻出来,听到真宗皇帝在点自己的名字,急忙出班道:“陛下,微臣在。”

真过宗皇帝点了点头道:“丁公言,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丁谓想既然你李迪把矛头指气个什么,于是直言不讳的道:“陛下,臣认为李复古所言是居心叵测。”

真宗皇帝道:“此话怎讲?”

丁谓道:“陛下,这开封城每年因建筑施工造成的意外伤亡事故,不下十几起,为什么李复古单单拿冰柜街那儿说事。还有,据臣所知,伤亡事故发生后,历来都是由施工方自行处理,然后报官府备案,怎么如今都变了呢,请陛下明察。”

真宗皇帝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转向李迪。

李迪咳嗽了一声道:“嗯吭!丁大人,我这是就事论事,你又何以拿居心叵测的帽子来压人。不错,这开封城每年因建筑施工造成的意外伤亡事故是不少,可是人家那是只盖上三五户房屋,用来自己居住的,而不像丁犍大张旗鼓的将整整一条街都开发起来,摊子一大,影响就大,这出了伤亡事故,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引起骚乱怎么办?”

丁谓道:“刚才大家也都听到陈长洲知府说过事情的经过了,这分明是那位王老大拿


状态提示:第六十四章 抬着棺材示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