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打造宋帝国>第两百零一章 实业帝国:价值连城
还承诺,只要戴言能够将此剑奉上,魏国将永久的保证陶丘在天下的中立地位,并且未来若是齐国意图侵犯陶丘,魏国定当鼎力相助!

而东方的齐国自不必说了。戴言现在还保留着齐国上大夫,稷下学士的身份呢。齐王田辟疆派来了一个使者,以极为温和的态度向戴言问了个好,随后又对戴言解说起了齐王想要倚天剑的yù_wàng,希望能够看在旧日的交情上,将倚天剑交付给齐国。

而楚国的态度则就比较蛮横了。楚国太子芈横带来的镇国之宝太阿折在了此地,如果他不能够将倚天带回去,他在楚国的声望必然大跌!因此他一开始疯狂的纠缠着戴言,想要以高价得到这把剑。随后见到戴言一直拒绝他,而且各大强国也开始用各种手段争夺此剑后,他就换了一个方法!

他转而跑到宋国首都睢阳,直接恐吓宋国高层:若是不把倚天剑交给楚国,他必将亲自领兵十万,兵临睢阳、陶丘城下,亲自来取剑!

这可把一向胆小的宋国高层给吓坏了,宋君子喜甚至连夜派使者送来信件,明确的告诉戴言,必须早点将倚天剑送出去,不要给宋国招引灾祸!

而戴言还没有想好怎么回复楚国时,他的小舅子赵雍又通过赵雪这一层关系想来争夺倚天剑了。如此一来,整个天下,就有秦、魏、齐、楚、赵五国来争抢这把剑了,这就是天下最强大的势力了!

对于戴言来说,他感到此事太荒谬了!这把剑不过是用坩埚炼钢法依照最普通的方法锻造的一把钢剑,即使这把钢剑是所有锻造出来的武器中最好的一把,在戴言的眼中他依然极其普通,它能够有如此高的价值?

他从来就没有保留此剑的想法!在他看来,想要一把比倚天更好的钢剑,在未来都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因此在评剑师评价此剑,纷纷传说此剑乃是繁荣昌盛之剑的时候,他也是在背后推波助澜,想借机抬高此剑的价值。如今看来,他是不是做得有点太过了?

这把剑的实际价值没有那么高,他当然不能坑自己的小舅子了!因此他对赵雪说清楚了此剑的情况后,让她亲自向她弟弟解释此剑的因果。并附上另外一把钢剑,就这么将赵国打发了。

随后,他又将剩余的秦、魏、齐三国使者,以及楚国太子芈横召集起来,对着众人说道:“如今我陶丘有幸,能够锻造出这么一把倚天剑,并且断尽天下神兵!在下身为陶丘君,也是深感荣幸。然而我知道,倚天这样的神剑不是我陶丘能够拥有的,因此我决定将此剑割爱,转交给各国!”

一听此话,芈横就当先询问道:“这里有四国,但不知曹公想将此剑交付给哪一国?曹公又打算如何交付此剑?”

戴言一听此话,立即回应道:“太子此话问得太好了!如今这里有四国,无论我将倚天交付给哪一国,其他国家都会有意见。如此一来,我觉得我们陶丘人的做法是最合适不过了!陶丘大多是商人,商人碰上了价值奇高的商品,一向是价高者得!而我陶丘甚至有专门拍卖珍贵宝物的拍卖所,我想将此剑在拍卖所拍卖掉,各国凭着自己的财力来取此剑,诸位觉得如何?”

“如此甚好,我同意曹公的意见!”戴言的话一说出来,齐国使者就先开口同意了。

很快,魏国和秦国使者也都接连开口表示赞同,本来还有其他意见的芈横,也就只好同意了拍卖倚天的办法。

而戴言也事先声明,倚天的拍卖,不仅限于国家,任何个人,只要有实力,都可以进来拍卖。在这样的情况下,甚至各国中有实力的封君也都赶来竞拍此剑了。不仅靖郭君的儿子田文前来竞拍,甚至韩国武安君韩朋都亲自跑到宋国来,想要拍下此剑!

七天以后,在天下人的瞩目中,倚天剑的拍卖开始了!

对于倚天剑,戴言给它的定价起点乃是10万金起拍,每次加价不得少于3万金,价高者得。

然而戴言实在是太小看这些买家的实力和他所限定的规则了。当拍卖一开始,一个神秘买家就直接举牌大喊道:“20万金!”瞬间将倚天的价格翻了一倍!

然而这种个人买家与列国封君相比,则压根不算什么了,韩国武安君韩朋见到了此景,直接张口道:“25万金!”

大国的封君和韩朋比起来,就又不一样了。田婴的儿子田文丝毫犹豫也没有,直接报上了一个价格:“30万金!”

随后,秦国使者冷冷的一笑,报出了一个数字:“33万!”

价格很快飞速上涨!当十多轮竞争过去,那些想要浑水摸鱼的个人买家马上就放弃了收购此剑的想法,很快就只有各国使者以及大国封君依然在竞价了!

“70万金!”魏国使者报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仿佛这个数字压根就不是钱,而就是纯粹的数字一样!

如此高价,令得不少前来陶丘的个人买家和商人都是大开眼界。虽然这样的财富它们也不是拿不出来,然而就用如此高的价格竞拍一把剑,实在是令他们感到不可思议!

“75万!”楚国太子芈横冷冷的报出了一个数字!

“80万!”在芈横的话音刚落下时,田文的声音就响起来了。他们两位都是年轻人,在之前的竞价中,两人都不由得带上了一丝火气,因而出价已经有种互相较技的成分了!

“85万!”不过在田文的话音刚落下时,一个淡淡的声音就响起来了,却正是齐国使者的标价


状态提示:第两百零一章 实业帝国:价值连城--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