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军事历史>汉末皇戚>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谁先从
原了。所以只要拖住幽州军的步兵,令他们不能行进的话,就相当于拖住了幽州军的步伐。

因此,何进才会令人对刚刚来到弹汗山的幽州军,暗中做手脚,听到这个消息,何进暗中松了一口气。

“魂兮归来,以瞻家邦!归来归来……”

废墟之外,汉军原本立寨的地方,随着汉军将士,悲愤的唱着哀歌,一场不算正规的祭祀正在进行。

草原上石头不多,但在营寨附近,最近的一条潺潺流淌的水边,一大堆各式大小的石块,被汉军各部慢慢收集,堆砌起来,十分令人注目。这些石块,其实是一个坟,相当于一个万人冢,是汉军长眠在这里的见证。

因为大火,多数人葬身火海,最终飞灰湮灭,伏泉为了表示尊敬,因为段和营寨中的汉军将士死亡却没有尸体,所以令人将营寨中的灰烬尽数扫在一起,然后埋在那石头堆之下。当然,如果能扫到汉军遗物,也是一并埋在一起,至于这里有没有鲜卑人的骨灰,那就是未知之数了。

此时,伏泉正在向这个坟冢顿首,而其身边的贾诩,也是跟着伏泉,一起顿首行礼。

“段公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历事二主,勋烈独昭,以孤军转战十余年,长矛劲弩舂其膂,敌为之尽

-啃--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网推荐:

--啃--书-小--说--网---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非其材之过人畴克如是。今竟身殉而无尸,诚可叹也……”伏泉语音哽咽道,虽说他以前和段有些不对付,但随着段转投外戚,又有着一路的帮辅自己,伏泉以前对段在私德上的偏见也是改观。

战火的友情,往往都是能拉近男人之间关系的,即使是死对头,也会因此尽弃前嫌,成为好友。伏泉和段也是如此,随着出塞以来,段这一路来不断指点他的兵法奥义,治军要点等等军旅经验,不仅将伏泉以往的一些欠缺补上,还让两人只见关系更加亲密,在伏泉看来两人之间更像是师徒关系,而不是主副关系。

现在,随着段带人为伏泉殿后,又以大火焚身来表明决死信心,伏泉虽然不知道之后汉军与鲜卑军之间的战斗详情,但也可猜出一些激烈程度,又在得知段死了竟然没有一个全尸,也由不得伏泉为此动情悲愤。

“君侯不必如此,段公大汉名将,死于沙场,乃其夙愿。今若欲段公篙里路上走好,唯授和连之首,灭鲜卑之族,亡其种也……”贾诩安慰说道,他神色平和,唯有语气有不少哽咽,虽然段是其同乡长辈,对他也是照顾有加,但是以他的性子,却是对此看得很淡,说话时候也是一丝感情也没有,可谓是风平浪静。

“文和,孤有一问,段公之策,可为汝所献?”伏泉对此并未计较,真想让这个心中只有自己的家伙彻底动容,除非真的是天大之事,不过很明显,一个大汉老将军死了,根本不算什么,而伏泉现在问得,却是另外的事情。

贾诩看了一眼伏泉,然后一点儿也不作假的颔首,虽未答话,其意已明。

伏泉见此捏紧了手中拳头,此刻他真的很像打这个满脑子都只想着自己的家伙一顿,最好能把他的脑袋刨开,好好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一个人能冷血无情到这点,该说其不通人性,还是说他所做的是每一各谋略之士都该做的事情呢?

“伟哉段公,粤若新丰。能抚士卒,以平羌戎。良史书德,群贤仰功。庙食之典,皇朝益崇……”

朗朗的诵读了一句伏泉和贾诩手书的祭词以后,伏泉将那自己所书写祭词的白色粗布,扔进石堆前的火堆中,任其燃尽。

望着石堆,伏泉举起右臂大声喊道:“段公,今日吾于此立誓,必亡鲜卑,灭其部族!将和连之首,送于段公墓前祭祀,以安段公之灵!犯吾强汉者,虽远必诛,必为诸将士复仇!”

身后,无数汉人兵卒纷纷效仿,举手起誓道:“必亡鲜卑,灭其部族!将和连之首,送于段公墓前祭祀,以安段公之灵!犯吾强汉者,虽远必诛,必为诸将士复仇!”

声音嘹亮,传遍四野,在汉军诸将士立誓破胡,随即便随伏泉上马,五千余骑,向西方驰骋,伏泉此举是要寻找汉军主力,与他们会合。

毕竟要为段报仇的话,没有足够数量的兵卒,明显不可能成事,他可不认为仅凭自己手下原本的残兵,加上马腾的西凉新兵,就能把和连那剩下的鲜卑精锐给屠戮。

不过,除了少数人以外,大多数汉军都没有注意到,在段死亡的消息被证实后,无数羌骑脸色,却是莫名有种兴奋,纵然此刻他们身为汉军,也无法阻止这种兴奋之情。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谁先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